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揭密史玉柱背后的二个女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9 10:0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揭密史玉柱背后的二个女人
你知道史玉柱和他著名的烂尾楼“巨人大厦”,但你未必知道史玉柱为何让它18层长到80层;你知道史玉柱倒下后曾经债务连连,但你未必知道谁在关键的时候借了他10万美元;你知道“脑白金”让史玉柱东山再起,但你未必知道是谁制造了“送礼就送脑白金”的神话……你知道史玉柱,但你未必知道他背后的女人程晨。


在上海徐汇区一间办公楼里,45岁的史玉柱不停地点击鼠标,他头发很短,穿着普通的Polo衫,带着椭圆的金丝边眼镜,除了抽烟和喝水,他几乎可以一整天呆在办公室里,不说一句话。

人们耳熟能详的是,这个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的过去:1989年以4000元借债起家开发中文电脑软件,1991年成立巨人公司,短短几年飞黄腾达却又轰然倒地,直到2001年通过脑白金成功复出,重头再来。

还清一切债务后,史玉柱把热情投向了网络游戏。他从1998年开始上瘾,后成为骨灰级玩家,到现在甚至做起了自己的网络游戏“征途”,而公司的一切事物,他都交给两个女人打理。一个负责销售,一个负责品牌和策略方面的事务。这两个女人平时通过MSN向史玉柱汇报工作,遇到重要事情,她们才会去他的办公室,但说不上两分钟,史玉柱又开始点击鼠标玩起游戏。

让史玉柱如此信任的这两个女人,一个叫刘伟,跟随史玉柱多年;另外一个女人才32岁,南京人,她聪明乖巧,对人和善,喜欢笑,但和史玉柱非情非故。

这个女人叫程晨,她和史玉柱的故事开始于12年前的夏天。

1995年,史玉柱最辉煌的时期
1995年6月,20岁的程晨从南京大学毕业,在父亲安排的期货经纪公司和巨人集团之间,她选择了后者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史玉柱是那个时代最热门的人物。1989年他辞去公职,用借来的4000元创业,卖起了汉卡(将电脑软件中文化的平台),之后他在珠海成立巨人集团,宣布要做“中国的IBM”。

陈晨进入巨人集团的1995年,正是史玉柱最辉煌的时期:巨人集团产值超过10亿元,巨人大厦动工,脑黄金热销后,新开发的12种保健品投放市场,史玉柱也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到巨人集团江苏公司报道的第一天,程晨在办公楼下复印材料,看到她手头巨人集团接收函的老板竟大呼,“你是巨人的呀!”

这种满足感让程晨干劲十足。她从最底层的促销员开始做,三个月后转为正式业务员,半年后升为业务主管。她性格外向,勤奋上进,别人花8小时跑业务,她在8小时外还与客户联络感情,不管什么区域什么客户她都能提高业绩。那时有一个商场客户,一年多都不给公司结款,程晨接手后,从不与她谈钱的问题,而是在下班后主动帮她接小孩,客户后来也主动结清了所有货款。程晨迅速成为公司的销售明星,也迎来了第一次重要提升。

1996年3月,史玉柱带着公司高层前往江苏检查销售情况。当时南京公司经理空缺,21岁的程晨临危受命。但她心里没底,南京公司当时的销售成绩排在全国后十名,史玉柱又是一个脾气火爆的人。在检查中,史玉柱大发雷霆,给南京公司打了零分。晚上11点公司召开紧急会议,程晨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史玉柱。

“你准备用多久来改变这个情况?”史玉柱问。
“一个星期。”
程晨的回答引起与会人员一阵哄笑,史玉柱也笑了,他没有再责怪这个小姑娘,他知道,程晨没有任何经验,但有做好的决心。

史玉柱走后,程晨做了几件事,一是把南京地区客户重新梳理,重要客户全自己负责;二是从卸货开始,参与业务的各个环节;三是每个月底接收总公司的业绩表时,让所有业务员都站在传真机前亲眼看到自己的成绩。两个月后,南京公司业绩进入全国前十,三个月后成为全国第一。

从今天起,你喊我史叔叔吧
程晨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一家公司做一个办公室主任之类的小领导。在巨人,她用半年就做到了。

她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这可能与她的家庭有关。她有一个被定为“反革命”的爷爷,做了20年牢,直到小学四年级,她才知道爷爷的存在。因为家庭成分的关系,程晨父母都是低头做人,在工厂里做普通职工。“我的童年是没有玩具的,”程晨回忆说,“母亲每天骑车把我送到一个很远的幼儿园,和一群小男孩玩泥巴。”

这样的家庭,让程晨学会了自立、勤奋、坚韧,特别是脚踏实地。但史玉柱给了程晨改变命运的机会。因为出色的销售成绩,1996年7月,程晨被调往珠海的巨人总部,成为史玉柱的行政助理,同时调往总部的还有云南公司的一位男性员工,他们被称为公司的“金通玉女”,被列为公司的后备干部培养。

在当时的巨人集团,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主力军,23岁的部门主管,25岁的副总比比皆是。“林彪20多岁当军长”是史玉柱的名言,他说现在没有年轻的将军出现,不是年轻人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机会。

在1990年代中期,史玉柱的这些话是极具煽动力的。南方鼓动着市场经济的浪潮,创业者制造着一个个“先富起来”的神话,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渴望脱离体制的禁锢,而决策者也需要一个从改革开放中受益的榜样。无论对政府还是个体,敢作敢想的史玉柱都是典范。

“后备干部”程晨在珠海的第一个月十分狼狈。她没有了销售成绩的刺激,每天跟着史玉柱开会、见客户、整理文件,还被史玉柱摔过杯子,骂过“无能”。虽然是行政助理,但她不会用电脑打字,更不会用电脑办公;史玉柱每天从中午12点工作到晚上12点,她就必须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12点;最要命的是,她很想家,想念南京,他不习惯南方以自我、自私为中心的文化。
全球资讯榜http://www.newslist.com.cn

有一次开会后,史玉柱拿到程晨的会议纪要,开玩笑地说,“这次打字还挺快的嘛。”程晨没有高兴,反而提出要回南京。史玉柱的“家庭式管理”在这时发挥了作用,他安慰程晨,“从今天起,你喊我史叔叔吧,这样你会有家的感觉。”

史玉柱还要求程晨写一个成长计划,重新定位自己,设计人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1-13 15:37:16 | 只看该作者
博客、新闻、视频、照片,所有关于史玉柱的一切。创业俱乐部,创业赢在中国。 http://www.cyjlb.org/forum-38-1.html

   创业俱乐部www.cyjlb.org由赢在中国选手发起,共同参与、学习、交流与创业有关 的话题和活动,是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创业者的家园,创业者、投资人、资金、项目互 动的平台,赢在中国热爱者的乐园。这里有他们的内容:俞敏洪、牛根生、朱新礼、史 玉柱、阎焱、张瑞敏、柳传志、宁高宁、熊晓鸽、吴鹰、徐新、马云、王利芬、李璇、 洪贵宾、陈思达、杨俊平、张华、牟文建、祖峥、谢莉、曾花、冯志刚、李书文、浦滨 、吴志祥、周瑾、任春雷、周宇、韩小兵、窦大海、黄艳泽、赵佳彬、李安、文亨利、 贺欣浩、陈伟、李海镛、夏霓、钱俊冬、潘诚、赵尧、黄加阳、许怀哲、陈洁、钱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3 18:36:04 | 只看该作者
成功者绝对不能少有着女人的帮助,多少都是有些相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13 21:08:35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不能只是一个女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21 15:55:42 | 只看该作者
小史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24 10:31:03 | 只看该作者
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3-3 02:23:00 | 只看该作者
没图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23:3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