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供参考
一、 选择题Ⅰ
1、B 2、C 3、D 4、B 5、B 6、D 7、B 8、C
9、A 10、A 11、D 12、A 13、C 14、C 15、A 16、D
二、 选择题Ⅱ
17、ACD 18、ABD 19、ABCD 20、ABC 21、BD 22、ACD 23、ACD 24、AD 25、AC 26、BC 27、ABD 28、ABCD 29、ABCD 30、ABC 31、ABCD 32、ABCD 33、ABCD
分析题:
34:答案要点:
(1) 创新的哲学抑郁在于人类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创新,才能使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
(3)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35(1)判断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2)公有制经济成分和其经济成分的关系是什么(3)社会注意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表现是啥
答案要点:(1)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所处的初级阶段的国情是建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客 观依据,判断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在于谁占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生产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我过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
(2)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度经济性质不同,生产经营目的不完全相同,因而是有一定矛盾的。但两者又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两者都适应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我们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目标一致,都是加快生产力发展,实现民富国强,手段一样,都要依发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两者各具优势,虽有竞争,但更多的是互补和促进,相辅相成。
37 答案要点: 1 新型工业话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 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旧工业化道路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方式,走文明发展道路 3 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外是和平发展,而不是靠武力去扩张去掠夺的国家的资源,对内是和谐发展,而不是靠拼消耗去搞掠夺式经济
选题Ⅰ 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经历了由对抗到缓和的四个阶段,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双方关系走向针锋相对,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和解与对抗并存,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与美国争霸加剧,既对抗又缓和,80年代中期以后,全缓和 冷战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中少了对抗的色彩。独立之初,俄罗斯一度奉行全面倒向西方的外交政策,以争取西方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在此举行不通后,1993年开始调整,实行以西方为主东方兼顾的外交的平衡外交。2000年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外交上进入强调务实外交的阶段,外交为最大限度地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为俄罗斯国家复兴服务。
选做题Ⅱ 1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称霸全球的战略下调整了对华政策,一再宣扬"中国威胁论",干扰和抑制中国的发展 2 双方应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异的精神,加强对话与合作 3 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是多样性的事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共存异**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