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薛力:美国能替代俄罗斯向欧盟供应天然气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6 10:5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2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欧峰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准备向欧洲直接供应天然气,以降低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性。这被视作欧美强化对俄罗斯制裁的准备动作。在此前的“克里米亚变局”中,欧盟已经启动了一些制裁措施,如冻结13名俄罗斯高官与8名克里米亚官员在欧洲的资产、禁止其入境,中止俄罗斯参加八国峰会的资格等。

  那么,美国是否可能取代俄罗斯在欧盟天然气进口来源国中的地位?这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因素: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增长潜能、美国大规模出口的可能性、美俄天然气价格的比较优势、欧盟与美国双边实现这种替代的政治意愿。

  由于页岩压裂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与水平井技术结合应用,美国的天然气产量大幅度提升,从2009年起取代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3年版的数据,美国的天然气产量从2007年的5456亿立方米增长到2012年的6814亿立方米,同期天然气消费量从6542亿立方米增长到7221亿立方米,供需缺口从2007年的1086亿立方米减少到2012年的407亿立方米。2011与2012年美国天然气产量均增长400亿立方米以上。这种增长幅度是在美国页岩气产能由于气价低迷并没有完全释放的前提下取得的。过去几年,美国亨利中心(Henry Hub)的天然气价格仅仅是欧洲的1/3,亚洲的1/4。可见,如果天然气价格提高,美国有望每年增加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欧盟2011与2012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均在1000亿立方米左右。从上可以推论,美国在2013年就基本实现了天然气自给。2014、2015两年的增量就能满足欧盟进口天然气的需要。所以,奥巴马敢于做上述表态。

  问题是,美国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大量出口天然气么?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消费与进口大国,美国长期以来严格控制天然气出口,这种局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大可能改变。原因如下:第一,奥巴马正在力推美国的再工业化,便宜的天然气为天然气化学工业的振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过去几年美国上马了许多此类项目。大量出口天然气将推高美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影响天然气化工业与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而且有悖于再工业化政策。第二,过去几年,美国所产的石油只能满足消费量的40%左右,美国天然气生产的增量,将首先被用于替代石油与煤炭消费,其次才考虑出口需要。第三,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以相对干净的能源(天然气、核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取代不那么干净的能源(煤炭、石油)是大势所趋,而天然气与核能技术成熟,价格低廉,供应稳定的特点是其他干净能源所不能替代的,将成为美国实现节能减排的有力抓手。因此,美国“页岩气革命”的结果,只是导致大量的美国煤炭涌入欧洲市场,全球减排的领导者欧洲则面临着如下尴尬:在享用美国廉价煤炭的同时,却延缓了温室气体的减排幅度。第四,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国,而加拿大的石油大部分提取自油砂,油砂提炼石油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要大于传统石油,因而被美国的环保团体批评为“脏油”,减少进口加拿大“脏油”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也将阻碍美国在继续大量进口加拿大石油的同时大量出口天然气。第五,在美国的政治与法律制度下,修改长期施行的限制天然气出口法规洵非易事,必须有影响美国重大利益的事件才能推动这一转变。而克里米亚变局,乃至乌克兰危机,主要是关系到欧盟的利益,在美国的国家利益中居于相对次要的地位,不足以推动美国修改相关法律。

  与液化天然气相比,管道天然气具有供应稳定、价格低廉等特点。美国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只能以液化气的形式。而液化、运输、再气化后,对欧洲用户来说,美国天然气的价格将比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价格更高。有测算认为,将高出60%左右。这极大削弱了欧洲从美国进口天然气的积极性。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俄罗斯天然气还存在大幅度降价的空间。俄罗斯天然气售价存在明显的阶梯,俄罗斯国内最低,独联体国家次之,欧盟最高。对欧盟的售价大约是对俄罗斯国内居民售价的4倍以上。即使以俄罗斯国内价格出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SPROM))依然有利可图。由此可见,即使美国历经千辛万苦实现了对欧盟的天然气大规模出口,如果俄罗斯打天然气价格战,美国根本不是对手。

  最重要的一点是,乌克兰问题在欧盟与美国国家利益中的位置。如果把国家利益按照重要性分为核心利益、重要利益、一般利益与次要利益,对欧盟来说,乌克兰问题属于重要利益。对美国来说,则属于一般利益,甚至可能是次要利益。

  美国在“克里米亚变局”问题上调门很高,这是必须的,因为它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与“世界警察”。这样做也为了阻止俄罗斯进一步“吞并”乌克兰其他地区。但美国并不希望乌克兰加入欧盟,也清楚乌克兰危机对欧盟的影响远大于对美国,因此力促欧盟在这场较量中站前台(欧盟官员语)。奥巴马甚至表示,欧盟应该更多地开发自己的能源,而不能只依靠美国。这是暗示欧盟(主要是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应该修正其在页岩气与核能等问题上的立场,不能在节能减排上唱高调、占领国际道义制高点的同时,又要求美国保证欧盟对天然气的需求。美国甚至在欧盟非常关心的天然气价格上不肯作出明确的承诺。这些都显示,迄今为止,美国在向欧洲供应天然气问题上,主要是做姿态,离大规模向欧洲供应天然气还有很长的距离。

  乌克兰危机发展到“克里米亚变局”与欧盟有相当大的关系,它必须出面解决,只是,它愿意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有限。原因在于,第一,一个非欧盟成员国的部分领土变迁显然不属于欧盟的核心利益。欧洲的政治边界并不清楚,但相对落后、东西部“***”的乌克兰并非欧盟必须接纳的对象。而且,欧盟很清楚,接纳乌克兰必然惹怒俄罗斯,在普京执政时期尤其可能遭到强有力报复。克里米亚变局就是显例。第二,以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兼并”为代价,3月24日欧盟与乌克兰签订了联系国协定政治部分,经济部分没有签订固然因为乌克兰经济离欧盟标准还有还有不少距离,不可忽视的一点则是乌克兰对俄罗斯经济的严重依赖:许多乌克兰工业品难以适应欧盟标准,只能出口俄罗斯;牛奶、肉制品、粮食等农产品主要出口俄罗斯;天然气严重依赖俄罗斯供应;大量人员在俄罗斯打工;等等。因此,欧盟与美国在制裁俄罗斯上“投鼠忌器”。第三,欧盟石油与天然气都严重依赖俄罗斯,仅仅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并不能解决问题。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3年版的数据,欧盟2012年从俄罗斯进口石油2.865亿吨,占欧盟石油消费量的46.87%。进口天然气1055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23.77%。在寒冷季节,欧盟显然不敢与俄罗斯“斗气”而让居民受冻。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比重远高于天然气,也更难以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而美国在这方面无能为力。

  总之,俄罗斯在欧盟天然气供应中所扮演的角色,很难被美国取代。石油方面更是如此。奥巴马的表态不具有操作性。欧盟也难以对俄罗斯采取实质性的经济制裁。只要俄罗斯不进一步对其他地区(如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乌克兰东南部地区)采取兼并行动,欧美对“克里米亚变局”采取的制裁行动是暂时而有限的。

  本文即将刊于《世界知识》第八期,作者简介:薛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国际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兴趣:中国对外战略、周边外交、能源政治,近期比较关注南海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6-11-1 10:3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22 21:3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