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橙色革命尚未成功,乌克兰仍须努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5 15:3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4年的冬天,首都基辅寒风凛冽,但矗立在独立广场、手持橙色旗帜的五十万乌克兰人,并不打算退却。他们抗议的焦点,是总统大选舞弊。在国内国际的压力与监视之下,乌克兰最高法院宣判第二轮选举无效,并下令重新进行选举。重选的最终结果,民众所支持的尤先科,击败了政府所支持的亚努科维奇,当选为乌克兰第3任总统。这似乎宣告了橙色革命的胜利。

  然而在10年之后,乌克兰又一次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这一次台上的总统,恰恰是橙色革命中的选举败将亚努科维奇。与上一回的非暴力广场革命不同,在本轮运动中,已经发生了多次暴力流血冲突。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100人死亡,约2000人受伤。

  乌克兰怎么了?

  乌克兰,仍然在艰难地向民主挣扎,在继续尚未成功的橙色革命。

  2005年,尤先科上任总统之后,发誓要进行坚决的改革,把乌克兰带向民主。然而没过多久,人们失望地发现,总统的周围,仍然是那些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寡头,而政府的人员,还是那些过去的官僚。一个换头不换身的体制,不会有多少魄力实行彻底的改革。更糟糕的是,新政府高层出现严重***。新任政府总理、橙色革命的灵魂人物季莫申科,先是在2005年被总统尤先科迅速罢免,然后又于2007年重选当选总理。

  无休止的争吵与权斗,耗尽了政府的锐气与精力。随着经济持续疲软,政治毫无改善,尤先科的声望一落千丈,以至于在后来的2010年总统大选中,第一轮得票仅为5%。实际上,由于失去民意基础,每况愈下的尤先科,早已经不得不委曲求全,与亲俄罗斯的政治派别合作。2006年,在罢免季莫申科一年之后,尤先科任命橙色革命中的死敌,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为政府总理。橙色革命结束还没多久,过去的民主派就与威权派把酒言欢,人们已经看不清楚,台上还有谁仍在高举民主的旗帜。

  在橙色革命中力挺亲俄派而失败的普京,也从来没有放松对乌克兰的干涉。一个****且亲向欧美的乌克兰,绝不会符合俄罗斯的利益。橙色革命之后,普京曾经多次向乌克兰挥舞能源大棒以示惩罚。乌克兰在2004年所消费的天然气中,将近三分之一来自俄国,其中一大半为免费,作为俄-欧天然气管道过境乌克兰的补贴,剩余部分也以极低廉的价格购买。尤先科就任总统后,俄罗斯一度将天然气价格提升三倍,直接造成乌克兰的能源危机。

  总的来说,乌克兰有四大问题,不利于民主的巩固。

  其一,乌克兰处于欧美与俄罗斯地缘政治板块的锋面,国内事务严重受到俄国的影响。乌克兰的国家安全与能源供给,目前高度依赖于俄罗斯。乌克兰的执政者,必须在这世界两大阵营之间走钢丝,而难以实施彻底有效的民主改革。

  其二,乌克兰自身的经济脆弱,难以承受激进改革所带来的风险。除了能源高度依赖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外,乌克兰的国内经济极易受到国际波动的影响。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乌克兰的GDP暴减15%。此外,乌克兰仍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多家产业寡头操控着市场。实质的民主化,必然与他们的利益相冲突,从而受到他们的强烈DIZHI,以至于影响政局。

  其三,乌克兰仍然存在无法忽视的前苏联政治遗留问题。尤先科与季莫申科,都曾在威权政府中供职,季莫申科还因能源职务关系获利颇丰。在政治派别对立的表面之下,他们其实和威权派有着千丝万缕的人脉关系。当试图在这样一个政府体制中,执行一项具体的民主化政策,所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其四,历史的乌克兰,曾经长期被欧洲和俄罗斯分而治之,形成民族文化的差异,这个现象存留至今。乌克兰的民主意识,与乌克兰西部的亲欧民族意识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相当多的东部及南部的乌克兰人,更亲和俄罗斯。当民主课题遭遇民族问题,显然增加了民主化任务的艰巨性。

  回顾中国的民国历史,又与当下的乌克兰何其相似。正如历史学者杨奎松先生所说,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处于苏联与美日等强国的“中间地带”。共产政权最终能在内战中击败国民党政府,苏联的影响可谓功不可没。而依存于国外的脆弱经济,以及尾大不掉的陈腐官僚系统,又成为拖垮历届民国政府的致命因素。辛亥革命结束了一个专制王朝,但并没有带来一个稳定的共和政府。历史上民国的失败,是中国的一个惨痛教训。如今乌克兰的转型命运如何,对于未来的中国,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

  自苏联解体以来,民众的民主诉求与返欧意识,就成为乌克兰民主化的最根本动力。这两种力量相互交织渗透,在橙色革命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由于现实中的各种严重问题,使得乌克兰的民主进程极为艰难。尤先科在总统任期内无功而返,而亚努科维奇更是明显地滑向威权。但是,自由的滋味有如甘霖,一旦品尝过便终身难忘。尽管本次的广场革命尘埃未定,前路依然危机重重,但笔者相信,新一代的乌克兰人,会将橙色革命的未竟之志,践行到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 06:1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