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结果终于出来了,我如愿考上了国际关系学院的国际法方向,一直紧绷的心也终于放松下来。以前就对自己说,如果这次考上了,一定要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一个是为了感谢在我考研的时候为我提供宝贵经验的前辈们,一个是为了给后来考研的朋友一点帮助。
我是属于那种分不是特别高,过的比较辛苦的那种。由于我考研的准备并不是特别的充分,所以从初试到复试,我对自己都不是很有信心。其实就是现在,我依然觉得自己考过了是件很幸运的事情。
一直以来,我对国际关系就很感兴趣,但也只是建立在看新闻和报纸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深入学习。决定考研的时候,综合考虑了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兴趣,初步决定了报考国际关系学院。但是从网上的信息我得知国际关系学院的国研方向竞争非常的激烈,以我对自己的了解,觉得自己的竞争力有限,再加上我本科读的是法律,于是我决定报考国际法方向。大方向决定好了,剩下的就是努力复习和学习了。
关于英语和政治。这两门我的初试成绩都不高,英语57,政治60,让我有种侥幸通过的感觉。之前看了于飞同学的文,在英语方面,我跟他差不多。半年里我做了很多套不同出版社的阅读模拟题和真题,不下600篇,可是阅读成绩还是在不稳定的下降。公共英语果然还是真题最有用的,至少应该做3遍。政治我报了个班,没有看书,只看了补习班发的资料。其实也没怎么背,做了两本题。其实我觉得在政治方面,你买两本题,把这两本题上的东西都弄会,过关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在国关史方面,我开始买了学校的参考书,看过一遍之后发现完全没有印象,所以买了论坛上卖的红宝书。这本红宝书对考其他学校的人效果怎么样我不清楚,但对考国际关系学院的同学来说是很有用的,我因为这方面的基础差,所以只能死背这本书上的词条。以前在论坛上看到前辈的经验,说是把这本书背个滚瓜烂熟,答了140多分,我觉得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背这些东西的时候是很痛苦的,我的自制力不是特别的好,所以背的比较马虎,可还是顺利的通过了。我初试国关史考了127分,想来都是靠这本书的帮助。
还有就是我的本科专业国际法了。法律书籍是很枯燥的,但由于我的本科读的是法律,所以感觉上还是稍微比国关史好一点。这里我想说的是,在考试的时候,答题一定要往多了答。如果你觉得答案是一句话,那么你一定要写上3、4句话才会得到比较高的分数,这是我考专业二最大的感触。因为考试的时候我觉得试卷比较简单,所以我答得也很简单,导致了专业二成绩较低。现在想想,如果考试的时候多用些时间写些废话上去,成绩应该会稍微高一点。
最终,我以355分的成绩进入了复试。刚到北京参加复试的时候,我是很自卑的,因为周围参加复试的同学很多成绩都比我好。在这段期间,我与一些考研时认识的朋友于飞、张蕊、井浩和姚欣彤见了面。我觉得这些朋友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相互间的交流让我有很多意外的收获。考研的那几天,有了这些朋友,气氛轻松了不少,他们的真诚也让我感觉很温暖。
我们今年的笔试凭心而论其实不难,英语听力我的感觉比较好,可能是由于在复试之前,一直都在狂听老托福的英语听力题。虽然考试时候听力的模式和托福不一样,但托福的英语语速和口音确实很锻炼人。听力还是要靠平时不断的练习,所谓磨耳朵大概就是指这个吧。翻译考的是往年的公共英语真题,我考完出来后发现有几个小地方翻译错了,心里很不安,怕自己被刷下去,这样的话,近1年的辛苦就全白费了。后来笔试成绩出来,我又是打的擦边球,不过算是过了,让我松了口气。
面试安排在第二天。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国际法方向的面试也要考时事,考试前一天才从一个网友那里知道国际法方向的面试全部考法律。我一下就慌了,结果当天啃书啃到很晚,第二天一直到面试轮到我之前,都一直在抱佛脚。国际法方向是抽信封,每个信封里三道题,自己从里面选两道做答。国际法的三本书一本一道。我抽到的是外太空非军事化的规定、中国对外国法内容的查明和风险转移。因为国际经济法的知识点很零散,不好总结,所以我选了外太空非军事化和外国法内容的查明。面试之前,跟当考验助理的师姐聊了一会,多多少少缓解了一下紧张的情绪。但当你进入考场,面对7个表情严肃的老师的时候,紧张还是难免的,我当时就很紧张,到现在也只记得坐最中间两位老师的长相,其他则全无印象。不过老师这个时候会比较能体谅学生的感觉的,也没有催促我尽快答题,而是让我看了会儿题后选题做答。其实面试的题都很基础,所以应付面试还是应该把书上基础的东西记熟。
大致上,我的考验经历就是这些。我的经历不够典型,也没什么励志的作用,我只是把它写出来,为考研的朋友们做个小小的参考,也表达一下我的心意和祝福吧!希望我的经历能帮到你们,祝你们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