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3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考研复试面试冲关问答:听力常见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4 10:5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英语听力常见问题

  45. 如何准备英语听力?

  英语听力部分,大多数学校都以现有的成型考试为参考。考生在准备听力复试的过程中,对于现有的成熟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一定要重视,比如六级听力、托福听力和雅思听力应该是复习的重点。在复习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六级或托福听力或雅思听力的试题。平时大量听力练习的空隙,觉得做题枯燥了,收听一下英语新闻,看看发音清晰的英文影片,再放松欣赏的同时又培养了语感,真可谓一举两得。

  46. 听力学习注意事项一:培养良好的听音习惯,听读顺序要合理

  可能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同感,在听材料之前,都需要先第一下文字资料,但是正是因为这些文字资料的影响,而影响了对听的内容的正确理解。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多数情况下都是先习得文字符号,从书面材料开始,通过视觉即阅读来接收、理解信息,即便是在输入音响信息时,脑子里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想着文字符号。这样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对文字形式的依赖性,形成了本末倒置的不良听音习惯。

  考生在复习中切忌读后听音。先将听力材料读一遍,然后再听,表面上似乎听懂了,但实际上是读懂的,是靠脑子里储存的对阅读的记忆来理解音响信息的。照此下去,阅读非但不能帮助反而束缚和制约了听力的发展和提高。也切忌边听边读。听、读同时进行,似乎有助于听懂,但如果长期如此,会同样使听力陷入误区,即不能将大脑的思维活动集中在音响信息上,而是在听、读之间往返,听觉、视觉交替进行,导致精力分散,无法专心致志。

  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先听,即使一下子听不懂,也不要忙于看文字材料,这时再听第二遍、第三遍,如果还是听不懂,再求助于文字材料,但此时至少所听内容的语音形式已在你脑子里留下了一定的印象,甚至还能重复出来,借助于阅读使你理解了这些语音信息,一旦同样信息在另一种场合再现时,便不再成为难点,这才能达到阅读促进听力的目的。

  47. 听力学习注意事项二:边听边记关键词 训练短期记忆能力

  听力复试题大部分都是非常具体的细节,音响信息瞬间即逝,有时单凭大脑记忆是不够的,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必须随时笔录下来,对此考研1号网建议考生:

  1、练习听写,平时听录音时就要有意识地将关键信息写下来,一方面训练信息接受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培养短期记忆、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练习听写还能强制性地迫使自己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2、学会用最简单、最省时、自己最熟悉的符号记录信息,只要自己能识别的,汉字、代码、符号什么都行。长单词可以暂记两三个字母,用箭头表示方位或发展方向等。总之,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速记能力,借助于记录,使自己听得准,听得全,记住得多,回答得正确。

  48. 听力学习注意事项三:熟记语篇衔接词把握信息走向

  在做新题型、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时我们已经说过,语篇衔接词的重要性。听力也是一样的,在听音过程中,考生的思路要想跟上录音的意流,把握信息的走向,必须将注意力投放在这些衔接词上,这对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表示列举、增补关系的and、in addition to、one more thing等;表示转折或对比关系的如although、 by contrast、as a matter of fact等;表示顺序或序列关系的如first、before、first of all等;表示解释或强调关系的如that is、in particular、I mean等;表示因果关系的如as a result、therefore、since等;表示归纳、结论性关系的如as a result、altogether、finally等;

  掌握了上述词及其功能,考生就能意识到说话人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什么时候转问题,即便是遇到生词或错过了一两句,也可以对上下文内容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测判断,保持思维的连贯性,更好地理解整个语段的内容。


来源:考试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3-4-3 13:55:17 | 只看该作者
很受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10-16 21:4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0-18 11:5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1-3 13:2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1-5 11:1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1-5 12:3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 18: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