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多国齐发力来华引资成时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6 10:3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欧洲多国齐发力来华引资成时髦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2年12月26日01:51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由对外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已是大势所趋,欧美地区也成为中国资本的青睐地。不同于仍有许多政治考量的美国,欧债危机下的“老欧洲”对中国资本的热盼早已溢于言表。
  比利时与法国相继发力
  以本月7日的“比利时——通往欧洲的门户”投资推介会为例。细看到场嘉宾,坐在第一排的欧洲人不过五六人,而其余参加投资会的大都是国内企业的代表或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的代表。
  专门请来的翻译小欧(化名)当天并不忙碌。他认为,今天要做的交替传译只是英译中,而无需做中译英。因为当天最重要的嘉宾并非老外,而是前来与会的几十名国内企业代表。
  很显然,在这个投资会上,比利时最诱人的绝不是啤酒和巧克力,而是国际化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税收。这个创造了“一年无政府”吉尼斯纪录的国家,建立公司从来无需政府的许可,也不会受到任何歧视。它允许100%的外国所有权,资本和收益汇回本国也无限制。
  毕马威比利时中国业务发展部的黄威华博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比利时也许不是“避税天堂”,但却有着最为灵活的税收形式,使得企业的实际税率可以比名义税率足足低8.1%。在她看来,比利时也许不是最好的直接投资地,但却是中间区间内建立持股公司从而向与比利时有税收协议的近100个国家投资的最佳选择。如果综合融资、物流和经营等因素,外向型且丝毫不排外的比利时绝对是最优选择。
  事实上,与比利时拥有同样诱人引资政策的国家,还有邻国荷兰和卢森堡,后两者在中国投资群体中的名气似乎远大于前者。黄威华也坦言,比利时在中国的投资宣传的确较弱,明年春天,他们计划组织国内商务团亲自前往比利时参观考察。
  在一天后的12月8日,法国政府投资部首席执行官戴维·阿皮亚与国内三家财经媒体的记者进行了“投资法国,引领创新”的早午餐会。
  阿皮亚向本报记者表示:“法国是一个对外国投资很开放的国家,法国是很有竞争力的国家,法国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他认为,企业在法国投资能够找到先进的技术和研发环境。
  事实上,法国的研发开支税收抵免是世界上最优惠的措施之一。“若一家公司的研发开支为100欧元,法国财政部会给予企业30欧元的返款作为税收抵免的一部分。”阿皮亚解释说。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企业在法国投资是为了开拓欧盟高达5亿人的消费者市场,阿皮亚认为在法国经营多年的华为和中兴两家中国公司正是利用法国的市场,打开了欧盟的市场。
  而针对华为和中兴在美国遇到的“刁难”,阿皮亚表示,华为和中兴在法国的发展没有遇到在美国的相似境遇,是因为“法国在吸引外资上拥有很开放的策略,法国的体系是很清楚、很透明的,会把比较敏感的领域公布出来,只有涉及到这些领域才需要找政府去申请”。
  法国从2005年开始通过专门法规,确定了有关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的9~10个领域,如果一家外国公司想在这些领域中进行投资,可提交申请并接受审核,但如果政府没有在三个月内给予企业答复,便可开始投资;若政府有答复,则需要进一步探讨。
  中国对欧投资凶猛但才起步
  比利时和法国的努力,只是今年欧洲人来华招商的冰山一角。
  今年9月,荷兰经济事务、农业与创新部副部长克里斯·鲍因克亲自参与中荷化学与材料研讨会并做了演讲。活动结束后,荷兰外商投资局投资促进官员庄炯专门对本报记者介绍了去荷兰投资的种种税收优惠,并透露他们也会专门组织国内的企业去荷兰进行考察。
  几乎同时的卢森堡投资论坛则在卢森堡大公国驻上海总领馆召开,参会者主要是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成立公司的服务中介公司;11月1日,芬兰驻上海总领馆于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设计与创新招待会,芬兰经济事务部长由里·哈卡米斯亲自挂帅,希望推广芬兰的创新技术;甚至在商业性质明显的“瑞典时尚魅中国”时装秀上,瑞典贸易大臣爱娃·比约林也亲临现场,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希望能开拓中国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赵晋平对本报记者表示,欧洲国家目前面临较大的经济困难,他们希望通过吸引中国投资来带动当地的就业。中国企业这两年在对外投资上的表现不错,也处于一个机遇期和活跃期,因此使得中国成为欧洲吸引投资关注的焦点。他表示,自己在土耳其、法国及其他发达国家访问时,都感受到对方希望吸引中国投资的心情。
  由经济咨询公司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与中金公司联合发布的研究显示,2011年中国对欧直接投资猛增2倍,至100亿美元。该研究估计,中国企业正处于全球大规模投资的初期,到2020年对欧投资可能在2500亿到5000亿美元之间。该报告预测,2010年至2020年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达1万亿至2万亿美元,预计其中约有四分之一将通过并购或者“绿地投资”流向欧洲。
  赵晋平在第八届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提出,扩大跨境投资可以获得天然资源、获得市场、追求效益、获得战略资产、贸易通商和支持服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比起自身巨大的经济规模,中国对外投资仍处在初级阶段。以上述“比利时——通往欧洲的门户”推介会为例,现场并不能用“座无虚席”来形容。上海市河南商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刚告诉本报记者,他今天是代表河南的企业过来了解情况,但目前还没有企业去比利时进行投资。
  当时,本报记者身旁还有一名“90后”的小姑娘,她说自己正在一家企业实习,今天便是代表该企业过来参会的。“我们企业没人来,所以老板就派我来了。”她说。本报记者发现,在推介会的互动环节,真正实质性的问题多为律师提出,企业代表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7 21:0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