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市场憧憬日本货币政策转向“无限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8 11:3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市场憧憬日本货币政策转向“无限量”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2年12月18日01:25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原标题 [市场憧憬日本货币政策转向“无限量”]
  本报实习记者 张枕河

  在16日举行的日本第46届国会众议院选举中,最大在野党自民党赢得了众议院过半数议席,这意味着自民党将时隔三年多后重新夺回首相宝座,而将再次出任首相的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主张为走出通缩而推行“无限量”的货币宽松政策。受此影响,17日东京股Shi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再度上涨0.94%,盘中一度时隔8个半月收复9900点。而日元在外汇市场也继续全线走低,美元兑日元汇率上涨至1比84关口上方,创去年4月以来新高。

  日央行宽松压力增大

  安倍晋三在近日的讲话中多次表示,日本央行需要通过“无限量”的宽松措施实现2%-3%的通胀目标,自民党组建的下届日本政府将努力与日本央行进行协调,帮助日本经济摆脱通货紧缩并抑制日元升值。他呼吁,央行应考虑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甚至不排除“负利率”。

  与此同时,安倍认为,政府将加大在公共项目上的支出以拉动增长,有必要制定大规模的追加预算以帮助经济摆脱通货紧缩局面。他称,将根据经济的供需缺口来确定追加预算规模。

  16日晚上选举结束后,安倍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过去三年日本在经济上一片混乱,新一届政府一定会从危机中起步,摆脱这种状态。民调显示,经济问题是到目前为止日本选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安倍多次表示,他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经济复苏,克服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此前被认为是造成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的根源。

  据《华尔街日报》17日报道,安倍上任后首先采取的措施之一可能是要求日本央行大幅上调通胀目标,要明显高于该行当前设定的宽松目标。他还将要求日本央行的政策目标同时兼顾促进就业和稳定物价。如果日本央行不配合,安倍将试图通过国会对1998年制定的一项赋予日本央行独立地位的法案进行修改。

  目前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安倍倾向于施压央行采取更激进的货币宽松措施,日本央行在12月19日至20日的议息会议上加大宽松力度的可能性增大。另外,美联储在12月11日至12日的会议上推出新的宽松举措,日本的货币政策一向受美国影响较大,此次仍不排除“迅速跟进”。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日本经济在今年第二、第三季度中连续收缩,按照经济学定义,日本经济已陷入新一轮衰退,这也是日本在过去15年中第五次陷入衰退。目前日本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的利率已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日本依然没能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已相继推出量化宽松政策。面对内忧外患以及新任首相的施压,日本央行推出宽松政策的可能性不断加大。

  政令推行难一蹴而就

  但也有观点认为,安倍的“负利率”以及“无限量”的货币政策此前已遭到多方反对,由于日本央行具有独立性,安倍左右央行政策也并非易事,可能面临政令推行困难。

  媒体认为,安倍在明年3月和4月份才能任命新的日本央行行长和两位副行长,在此之前要改变央行政策可能很难,因为现任央行行长白川方明领导下的日本央行对安倍的主张持坚决反对态度。这有可能导致安倍在解决通货紧缩问题上进展缓慢。

  在上个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对安倍政策提议的态度时,白川方明表示,若日本央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被市场错误地解读为央行为财政融资,那么长期利率将上升,最终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他还表示,日本央行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并对负利率主张表示反对。他表示,负利率政策可能会扰乱市场机制,此外也没有发达经济体尝试负利率政策的先例。日央行将会继续着眼推行力度更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表示反对“无限制”放宽。日本财务省副大臣武正公一也表示,强烈反对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应对通缩环境下的经济问题。日本国家战略兼经济财政担当大臣前原诚司则认为,安倍晋三提出的通胀目标根本不现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6 19:5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