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朝鲜射星刺激多国神经 六方会谈重启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7 10:0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美、日、韩媒体煞有介事地宣称“朝鲜即将发射的火箭存在严重缺陷,并已经开始拆卸维修,计划很可能泡汤”的话音未落,朝鲜却高调宣布利用运载火箭“银河3”号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取得成功,卫星已进入预定轨道。在这场虚虚实实的信息博弈中,美日韩三国的情报界显然被朝鲜结实涮了一把。东北亚局势因为朝鲜“射星”而重现紧张态势,中国认为重启六方会谈刻不容缓。
  美国对发射是否成功持“保留意见”
  据韩联社12月13日援引美国广播公司(NBC)的报道称,朝鲜12日发射的火箭运载物(朝方称“人造卫星”),虽然顺利进入地球轨道,但处于失去控制的不稳定状态。
  据报道,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称,朝鲜发射的确实是宇宙飞行物,但到底能发挥何种作用,尚不得而知。有美国媒体也援引美国官员的话称,据判断,朝鲜尚未完全控制12日发射的“卫星”。
  美国知名科技博客Gizmodo表示,美国等具有宇宙跟踪能力的国家,已经确认朝鲜发射的宇宙飞行物成功进入轨道,但处于无法控制的不稳定状态。特别是该物体有可能与其他卫星相撞。
  Gizmodo还指出,若朝鲜卫星与其他卫星相撞,已经充斥垃圾的宇宙空间将会遭到严重污染。而且,谁也不清楚朝鲜发射的飞行物是否为卫星。一些国家认为朝鲜其实是在进行第三阶段洲际弹道导弹(ICBM)试验。
  日本对朝鲜火箭技术进步表示惊讶
  朝鲜成功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成为世界上第10个自己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日本媒体报道称,如果这次发射携带的不是卫星而是导弹的话,那么射程已经能够超过1万公里,可以直接打到美国本土。不仅是飞行距离,飞行轨道的精度也很引人注目。
  能否正确地向目标方向飞行,需要有精确的控制技术。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NORAD)对比了“光明星3号”的发射轨道和卫星运行轨道数据后,发现在三级火箭成功分离卫星的过程中,有进行过方向微调整的痕迹。北海道大学教授认为,这是相当有难度的技术。一般情况下,弹道导弹的落点精度在两公里范围内,目前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拥有这项技术。如果朝鲜也掌握了微调整技术的话,那么它的命中精度也会提高。但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还要进一步开发陆地弹道导弹的话,则需要拥有像美国那样的大型火箭,以及反复多次的发射试验。
  韩国军方判断朝鲜具备核弹头运载能力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专家们分析称,朝鲜此次发射成功,意味着,朝鲜拥有了发射火箭的核心技术火箭分离技术和远程运载核弹头的能力。
  截至目前,朝鲜共发射了5枚远程火箭,均为三级火箭。1998年8月31日发射“光明星1”号(“大浦洞1”号)时,第三级火箭没有分离,飞行了1600多公里。2006年7月5日发射“大浦洞2”号时,一级火箭没有分离,升空40多秒钟后爆炸,坠落至发射场附近海域。2009年4月发射的“银河2”号时,第三级火箭没有分离。今年4月发射“银河3”号时,一级火箭没有分离。
  一级火箭和二级火箭决定火箭的推进力和飞行距离,因此,火箭分离技术是开发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心技术。只有三级火箭成功分离,才能将卫星送进轨道。
  另一方面,专家们还分析说,朝鲜远程运载核弹头的能力在时隔3年多之后,再次得到了证明。军方推测此次发射的“银河3”号火箭的射程达1万公里,可以到达美国洛杉矶。此前2009年发射的“银河2”号一级火箭发动机燃尽时间为112秒钟,推测射程为6700公里,“银河2”号的二级火箭射程达3800多公里。
  如果朝鲜能开发出500~1000公斤的小型核弹头的话,完全可以将其射到美国西部沿海。一般来说,洲际弹道导弹搭载的核弹头为250公斤左右。据韩国情报当局掌握的信息,朝鲜正在全力研究开发小型核弹头的技术,预计通过最近两次核试验,朝鲜有关核威力和核弹头小型化的技术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另外,美国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发表声明说,朝鲜成功将卫星送进了预定轨道,若情况属实,那意味着朝鲜还掌握了开发洲际弹道导弹过程中最难的“重返大气层”技术。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9 04:3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