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0 15:2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基本情节是:某年圣诞节,亚瑟王在自己的宫廷里举行宴会。一位绿衣骑士前来向圆桌骑士挑战:有谁敢当场砍下他的头,并让他一年后回敬一斧。高文接受挑战,砍下了绿衣骑士的头。那具依然活着的躯体捡起头颅,回到绿色的教堂。一年以后,高文践约去寻找绿衣骑士,来到一座城堡。城堡女主人趁丈夫外出狩猎耍尽花招引诱高文;高文不为所动。最后高文在向导的陪同下离开城堡前往绿色教堂。绿衣骑士原来就是城堡的男主人,他举斧向高文进攻三次,前两次落空,第三次在他的脖子上划出轻伤。绿衣骑士向他解释:落空的两斧是对他两次不受女主人诱惑并如实交换所得之物的回报,第三斧则是对高文隐瞒女主人送他腰带的惩罚。高文辞别绿衣骑士返回亚瑟王的宫廷,将自己的历险告诉众人,骑士们一致认为他为圆桌骑士争了光。那根女主人送他的腰带成了纯洁的道德的象征。
 《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长2,530行,被称为英语中最好的一部“亚瑟传奇”。全诗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按中古传奇传统,从特洛伊灭亡、埃涅阿斯流亡西土、布鲁特定居不列颠说起,引出亚瑟王。亚瑟王在卡米洛和他的圆桌骑士正在庆祝15天的圣诞节,在元旦这一天忽然来了一个骑士,身躯高大,穿着绿色盔甲,骑一匹绿马,一手拿着一枝冬青,一手拿着一把板斧,向亚瑟的骑士挑战,看谁敢用斧子把他的头砍下,第二年元旦去受他一斧。高文接受了挑战,砍下骑士的头,绿衣骑士拾起自己的头颅,叫高文第二年元旦到绿色教堂去找他,不准爽约。
  第二部分写春夏秋过去,冬天到来,亚瑟设宴为高文送行。高文一路翻山涉水,遭遇风霜野兽,圣诞节前夕在密林中找到一座城堡,受到主人──一个老年骑士和他的美丽的夫人的盛情招待。他们告诉他绿色教堂离此不远,留他暂时住下,并和他约定,主人每天出去打猎,客人留在城堡休息,晚上交换各自在白天到的东西。
  第三部分写城堡主人打猎的情景,与此同时在城堡里美丽的夫人向高文示爱,并吻了他,晚上主人把猎物送给高文,高文吻了主人一下。第二天仍然如此。第三天,夫人除吻了高文以外还要求交换信物,夫人送他一个指环,高文拒绝了,又送他一条腰带,说系上腰带可以不怕刀斧。高文想起受斧之约,接受了腰带并保证守密。晚上交换礼物时高文只吻了主人三下,没有把腰带交出。
第四部分写高文在向导引导下一路踏雪去绿色教堂。向导劝阻他,他不听,快到绿色教堂时,向导返回,他独自前往。他远远听见磨斧的声音,不久绿衣骑士出现。骑士的第一斧砍下,高文缩了一下头,骑士批评他胆怯;第二次高文不动,但骑士没有伤害他;第三次只砍破一层皮,流了一点血。高文跳起来,不准他再砍。这时绿衣骑士暴露了自己身份,原来他就是城堡主人,头两斧没有伤高文,因为高文头两晚没有背信,第三斧伤了他,因为第三夜他没有交出腰带。高文回到亚瑟宫廷,如实叙述了经过,亚瑟建议圆桌骑士和宫中妇女都佩绿色绶带,作为纪念。

《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不仅描写贵族生活,主要在歌颂骑士的勇敢和骑士应有的诚实、贞洁、彬彬有礼和荣誉感,在封建制度已渐趋没落的14世纪,这部作品旨在重申骑士制度的理想。诗中触及高文保命和保荣誉的心理矛盾,有人情味,很真实,高文由不完美变成完美,正是作者肯定骑士制度的表现。此诗的艺术性极高。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力丰富,因而形象鲜明,细节真实,在中古文学中是罕见的。故事的结构也极为完整而集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三部分故事双管齐下,有条不紊,而不显重复。作者善于运用悬念,善于烘托气氛,尤其是四季的景色、宫廷的华丽、奇异的冒险,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对话流畅自然,尤其高文与城堡主妇的对话,有攻有守,十分生动。从结构、叙事、心理描写、对话等方面看,已有点象近代小说。从诗歌形式讲,它和《珍珠篇》等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全诗共分101段,每段20、30行不等,都是双声体,但每段结尾都有“轮”,指用两个音节作一行打住,下面是四短行押韵诗,非常工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06:3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