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7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价一下各主课的情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 15:5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题,定期发帖,个人观点。有意者请加入讨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15:56:06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关系理论课
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专业理论课的基础,很不幸,我们这一届竟然排到大四上~~~标准的本末倒置!
窃以为,徐大同的教材不如绿皮的那本,作者忘了,呵呵。
这门课,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各大家对国家和主权起源、政权组织、正义战争以及国际法起源的观念。其中托马斯阿奎那对于法的分类代表了教会时代;马基雅维利的权力政治观开启了实用主义的新纪元;格老秀斯国际法原则是近代国际法的起源;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是最喜欢的对国家起源的解释;美国开国元勋们杰斐孙、汉密尔顿是三权分立的集大成者、并把美国创建成现实中最接近民主的国家;洛克、霍布斯、康德对社会状态的不同描述等等这些都是对国际政治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影响。
上课的时候老师往往只能选一些主要的来讲,有的略略而过,有的甚至洒下一句:回去自己看~~回去真的要看,还要细看。另外,找一些原著来读一读,这会对以后理解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不可思议的帮助。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7:10:16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关系理论
这是本专学生和非本专学生最大的区别;也是我们说的话跟街头品头论足的老大爷老太太胡侃乱侃有本质不同的依据。
  课程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方法,有当作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法;有当作社会科学的定性分析法。有传统的历史分析法;还有各种新颖又不乏有效的方法。记得去年观摩传媒大学的本专研究生答辩,一个学长把bbc,CN*,abc几个国外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某人权状况的报道总结、综述、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东西,让我很是“高山仰止”了一番。还有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的争论,有行为主义、理性主义、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各学派不同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就是各大学派及其之间的争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争论、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争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论战、批判理论与实证主义的挑战;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建构主义、“英国学派”等,这些只是主要的、主流的,其余的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由此衍生的各种理论是第三部分:国家利益论、权力论、均势论、霸权稳定论、体系论、集体安全论、软权力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评论、全球化论数目更为繁多。
  最后就是各大家。各学派的发起者、集大成者我们大多如雷贯耳,大约不必一一列举了吧。想说的是,之前有人转了一个帖,列举了当今国际十大国关理论大家,竟看到王逸舟先生“忝居末席”,印象特别深刻。
  记得上理论课的时候,老师每节课都是而且只是把各大家夸上天去,到最后我一个学派都没有彻底搞明白;结课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脑袋里的这点小想法属于哪一派的那一支的哪一个小分舵~~~~
   后来人们啊,想要学好理论,最好在课上老师们沉迷在自己对各学派、各大家的无限景仰当中时,把他们拍醒,问你们想知道的事情,然后自己看书,再问,再看书,再问。如此等等。
  本科的学生,是不应该把理论学得很好的,这是我一点无耻的建议。
4#
 楼主| 发表于 2007-5-6 07:18:12 | 只看该作者
史分为四大部分,世界文明史、战前史、战后史、中国外交史。
历史是国际关系研究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素材,是踏入国关殿堂必须走过的台阶。
亨廷顿说:“文明是扩大了的文化。”要了解我们原来不熟悉的各国文化,进而研究一个国家的特性和民族性格,应当从本课开始。文明史大致包括古人类文明、古代东方文明(埃及、西亚、印度、中国)、西方古典文明(古希腊、古罗马)、中古欧洲(基督教、拜占庭)、中古亚洲(阿拉伯—伊斯兰)、西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近代欧洲、拉美、非洲、亚洲文明、现代西方文明以及当代世界文明。其中西方古典文明、中古欧洲、伊斯兰和文艺复兴是重点。
世界文明史安排在大一,这是很有意思的一门课。
记得当年,我按照课上听来的东西,东拼西凑,四处找书看。《欧洲史》、《全球通史》这样的大部头,到现在仍旧喜欢到处宣扬借人。看电影、谈客户的时候,那时候学到的东西,更是大有裨益。从背景出发,分析事件原因、影响的习惯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觉醒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07-5-6 07:48:24 | 只看该作者
战前史从三十年战争开始写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背景可以从文明史中获得,之后的影响则归到战后史。这是考研的章节,有很多书,很多的版本;我觉得王绳祖那一本,可以当作基础,辅之以《大外交》中一战前的描写;《俾斯麦传》中德国统一的描写以及各国的历史著作。战前史上课是不够,甚至说是没有用的,只能自己看书;老师的作用在于,给我们推荐书目、给一点读书的技巧。因为考研题的缘故,很多人把重心都放在战后史上;我却认为,其实,战前史比战后史精彩,比战后史更实用!
6#
发表于 2009-7-21 14:10:47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帖子都够惊人,啥都不懂,就胡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1-5 01:5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22 17:35:2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5-9 19:47:14 | 只看该作者
路过。。。。。然后在飘回来




























祛痘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11-5 13:4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 18:3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