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07-4-19 17:10:16
|
只看该作者
国际关系理论
这是本专学生和非本专学生最大的区别;也是我们说的话跟街头品头论足的老大爷老太太胡侃乱侃有本质不同的依据。
课程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方法,有当作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法;有当作社会科学的定性分析法。有传统的历史分析法;还有各种新颖又不乏有效的方法。记得去年观摩传媒大学的本专研究生答辩,一个学长把bbc,CN*,abc几个国外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某人权状况的报道总结、综述、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东西,让我很是“高山仰止”了一番。还有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的争论,有行为主义、理性主义、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各学派不同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就是各大学派及其之间的争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争论、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争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论战、批判理论与实证主义的挑战;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建构主义、“英国学派”等,这些只是主要的、主流的,其余的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由此衍生的各种理论是第三部分:国家利益论、权力论、均势论、霸权稳定论、体系论、集体安全论、软权力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评论、全球化论数目更为繁多。
最后就是各大家。各学派的发起者、集大成者我们大多如雷贯耳,大约不必一一列举了吧。想说的是,之前有人转了一个帖,列举了当今国际十大国关理论大家,竟看到王逸舟先生“忝居末席”,印象特别深刻。
记得上理论课的时候,老师每节课都是而且只是把各大家夸上天去,到最后我一个学派都没有彻底搞明白;结课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脑袋里的这点小想法属于哪一派的那一支的哪一个小分舵~~~~
后来人们啊,想要学好理论,最好在课上老师们沉迷在自己对各学派、各大家的无限景仰当中时,把他们拍醒,问你们想知道的事情,然后自己看书,再问,再看书,再问。如此等等。
本科的学生,是不应该把理论学得很好的,这是我一点无耻的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