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笔记(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8 18:2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笔记

   (五)1.为什么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因为无产阶级革命同以前的一切剥削阶级革命有重要区别:
    1)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再到资本主义制,历史上这一切变革,都是用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无产阶级革命是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2)在以往一切社会变革中,新的生产关系可以在旧制度内逐渐形成,当新的生产关系基本成熟时,社会革命就爆发了,它的任务就是夺取政权,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形成,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后,建设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和平发展的情况有哪些?
    1) 资产阶级还没有建立庞大的军阀制度和官僚制度
    2)在有健全的社会民主制度和传统的国家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获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
    3)资产阶级拥有的武装力量在战争的环境中被冲垮,而又来不及重新组织和掌握反革命武装力量
    4)我强敌弱,在无产阶级强大压力包围下,资产阶级放弃反抗而自动向无产阶级作出重大让步

    3.民主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对民主的理解)
    列宁说:“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民主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民主是指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反映公民与政权的关系
    2)民主是指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方法,也叫管理国家的方法,即国家的政治统治形式
    3)民主是指国家活动的原则,列宁说:“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

     4.为什么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时期)需要无产阶级专政?
    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的因素,需要运用政权力量
    1)在经济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而这种所有制不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后立即能实现的
    2)在政治方面,实现过渡时期的历史任务,也不是短时间可解决的,阶级斗争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还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
    3)在人们的思想觉悟方面,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不仅要求有极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要求人们有适应这种经济情况的极高的思想觉悟,这就是运用政权的力量,大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论述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
    1)新型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它是最高类型的民主
    a.从公民与政权关系来看,新型民主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力
    b.从阶级统治方法来看,新型民主是工人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方法
    c.从国家活动原则来看,新型民主表现为民主集中制,要求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整体,地方服从中央
    2)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要实行新型民主,首先是因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其次,是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需要
    3)新型专政就是被剥削的广大劳动群众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是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而这个专政已经不是原意义的国家,列宁称为“半国家”
    4)这种新型专政与旧型专政的区别还在于它的过渡性,是从国家到非国家的过渡阶段
    5)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相结合,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本质的特征。所以列宁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无产阶级民主制

    6.论述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征?
    1)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
    a.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国家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是工农联盟
    3)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中国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5)社会主义国家是自行消亡的国家

    (六)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包括概念)
    1)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所表现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
    2)政体是指以什么样的形式来组织政权的问题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
    a.内容决定形式,国体决定政体
    b.一定的政体必须适合一定的国体
    c.一般来说,国体一经建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政体则是相对变化
    d.国体相同,政体可能不同,国体不同,也可能采用相似的政体

    2.马克思主义如何划分国家政体?
    1)既要从政体分类,更要从国体进行分类,首先依据国体的不同,把迄今为止所有的国家政体形式归为两类,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2)根据政体划分,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国家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两大类

    3.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各有什么特点?
    1)议会共和制
    a.凡是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称为议会制共和国
    b.其特点,是政府的产生和存废以议会为基础(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2)总统共和制
    a.凡是由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的国家,称为总统共和制
    b.其特点,是政府对总统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美国)

    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特点:1)是国家统一领导实行的
    2)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
    3)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

    5.我国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即一国两制的内容)
    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依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对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重大创新。是指在统一的主权国家范围内,建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的制度
    特点:1)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两种制度共存,但主体是社会主义
    3)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独立的地方财政权,独立的税收制度;独立的外事权)

    6.论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含义和特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指中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代会产生并对其负责
    2)人代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形式之一,具有巴黎公社、苏维埃等一些共同特点,人民性、议行合一、民主性
    3)人代会还具有一些其他不同特点
    a.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
    c.党的领导是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基本保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人代会的根本特点



七)1.国家机构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同构成
    1)国家元首,任何国家都要设置这一国家机关以代表国家主持内外国家事务,无论在事实上、形式上还是礼仪上,国家元首是处在国家机关体系的最高地位,其通常由一个个人组成,有时由集体组成或个人与集体结合为一

体组成。
    2)立法机关,其基本职能是立法和执法监督,一个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国家机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行政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关键组成部分
    4)司法机关,狭义的指仅行使审判权的审判机关即法院,广义的指除法院还包括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
    特点:阶级性、社会性、整体性、强制性

     2.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议会)的职权?(已考)
    1) 立法权
    2) 财政权
    3) 监督权
    对政府的监督表现在四个方面:
    a)决定和监督政府的组成;(决定—议会制,监督—总统制)
    b)在议会制国家,议会拥有倒阁权;
    c)行使弹劾权;
    d)行使质询权。

    3.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机关(政府)的职权?
    1) 执行法律与委托立法(立法—指行政立法)
    2)管理全国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
    3)处理对外关系事务
    4) 军事权
    5)立法参与权,即政府有权参与立法程序,由此构成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的制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立法创议权适用于议会制国家,二是,法律否决权,适用于总统制国家

    4.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的主要职权和主要制度原则?
    职权:1)审理各种诉讼案件2)处理某些非诉讼性事务3)违宪审查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司法原则和司法制度,主要有司法独立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辩护制度和法官保障制度

    5.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的主要职权?
    1) 行政立法权
    2)行政管理权
    3)行政区划管理权
    4)社会管理权
    5)议案权(最重要的是法律议案)
    6)领导和管理经济和城乡建设权
    7)行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6.我国司法机关的构成及活动原则?
    由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和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共同构成,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和工作遵循和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和如下原则:
    1)司法独立原则
    2)公开审判原则
    3)保障诉讼参与人权利原则
    4)民主集中制即合议制原则
    5)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6)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7)法院和检察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7.论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与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不同本质和体现?
   (一)资本主义三权分立制衡原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小论)
    1)由三个不同的机关分别执掌和行使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2)每个机关都是相对独立的,在行使各自的权力时,不能离开其他机关的协助;
    3)每个机关都拥有防止、抵御其他机关侵犯其权力的法律手段。
    实质:
    1)对被统治阶级来说,它是以民主的假象来掩盖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2)对统治阶级来说,它可以调节内部关系保持权力平衡。
   (二)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国家(或中国)国家机构中的体现(小论)
    1)民主集中制是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统一
    2)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基本也以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的配置为结构,以人民主权为基础为归依
    3)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的设置和组织、权力的运作上体现在四方面:
    a)从权力顶点角度看,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b)从议行关系角度看,保证立法和决策民主化和执行的集中化与分工责任制
    c)从横向结构角度看,保证国家机关之间合理分工、协调运作,依法进行权力制约
    e)从纵向结构角度看,保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和管理权限,充分发挥两者的积极性

    (八) 1.民族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1)民族差异的存在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
    2)剥削制度是产生民族压迫的根源
    3)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

     2.民族问题特别是地区民族冲突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
    它占有重要地位,具体表现在:
    1)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引起社会动荡
    2)民族冲突使国际政治问题解决形式出现了重大变化。过去习惯由冲突双方或多方自行解决,现在基本上在国际社会参与下实现
    3)民族冲突对国际关系格局以及相关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导致在国际化解决民族冲突问题中的国际合作,另一方面又会因解决途径不同而引起国际社会有关国家间的纷争
    4)霸权主义及其大国的干预和操纵仍然影响着地区民族冲突并使其进一步复杂化

    3.剥削阶级实现其民族压迫政策时通常会采取哪些方法?
    1)实行民族歧视,制造民族纠纷
    2)强制推行民族同化
    3)分化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怀柔政策
    4)制造民族***,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
    5)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借“民族自决”煽动民族***

    4.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
    1)各民族之间的差别和民族特点还没有消失,这是其主要原因
    2)由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其遗留下来的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思想影响
    3)国内外阶级斗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5-10-1 14:10:56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0-14 13:25: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感谢分享这么好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13:1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