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冷运生《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和《政治理论考试分析》学习指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14 19:4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冷运生《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和《政治理论考试分析》学习指导
[ 2006-7-11 13:47:38 | By: CTLSJ ]
  
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和《政治理论考试分析》必须进行学习。

  《考试大纲》是教育部颁布的、指导命题和考生复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考试的性质、学科范围和分数分配、试卷题型结构、考试评价目标、考查要点进行了规定并附有样题,根据第一章的论述,我们也自然明白其重要意义。而《政治理论考试分析》则相当于《考试大纲》的进一步解说,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当年的考试说明,具体内容有《考试大纲》修订情况的说明,考试大纲的基本内容简介等;第二部分为当年考试大纲分析,即对考点的基本解释;第三部分为近年来的试题分析,一般包括考试总体分析和试题分析,其中考试总体分析包括试题总体难度、考试内容的覆盖面、试卷结构、题型比例以及考生成绩的分布,试题分析则主要从考查要点、试答案内容答和考生出现错误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所以,《政治理论考试分析》其实应该是《考试大纲》的升级版。所以,我们把二者放在一起说明其具体的学习内容。

显而易见,大纲中的要点是考试命题内容的直接依据,而《考试分析》对考点的基本解释就是命题内容的提纲,所以,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而且,由于其具有指导性的作用,我们应该提前学习,也就是说,在新的《考试分析》出版之前,我们就应该利用往年的《分析》进行学习,以便首先掌握其中比较稳定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在新的《分析》出版后及时加以对比,从中发现内容的变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注意考试大纲的考查要点又只是一个框架,所列知识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因而,在复习时仅仅依靠大纲所列要点当然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如此,考试大纲中的考查要点仅是知识理论的考查范围,而知识本身并不等于能力,它只是能力的载体。故应充分认识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二者的关系,要通过掌握知识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而且掌握知识越多越有利于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才能真正符合政治理论课考试能力考查的要求。而这也正是命题在能力考察方面的特点。当然,也有的同学认为,各种考研材料都已经声明是按照大纲编写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不看大纲,这当然更不可取。因为近年来的很多考研材料为了能够尽快在书店占领阵地,其编者往往来不及细看当年的大纲,而且年年如此,一本材料基本上是多年一个样,甚至连错别字都没有变,或者,虽然进行了修订,但又往往是按照上一年的大纲进行的。以这样的材料备考,如果再不看新大纲,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第二,要关注大纲内容的修改,每年大纲内容的修改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表述的调整,目的是使考试内容的表述更科学、更贴切,和教材的内容更趋一致。二是有些时效性较强的热点问题可能进入考点,但缺少知识的支撑,需要补充以备用,这是大家在备考中需要特别关注的。而如果要真正明白大纲的修改,提前着手,先熟悉往年大纲,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而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仔细对照历年大纲的“修订说明”与当年的考试试题,就会发现大量题目均直接选自“修订说明”中的内容。这些命题信息均在当年大纲的修订说明中有所暗示和表述,所以考生要善于挖掘和捕捉考试大纲中“修订说明”里隐含的命题信息,很有必要对文章字斟句酌。这是因为“修订说明”实际上是大纲制订的依据,对考试命题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是一项更权威、更精华的“官方文件”,其中隐含着重要的命题信息。

第三,《考试分析》中的试题分析就是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其科学性、权威性可想而知。而且,每年的《考试分析》一般都是附有最近三年的试题分析,所以,如果能够收集相应的三年的《考试分析》,其实就等于有了九年的真题,而大部分的所谓历年真题也一般都是十年真题,其质量可以说大部分都不如《考试分析》,只有小部分是站在《考试分析》的肩膀上的。至少,通过对《考试分析》关于试题的分析,我们往往可以直接看出命题组的专家如何对知识点命题的趋势和特点,而对于其他的同类书籍那就只有看他们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命题人的心理。比如当《考试分析》写到:某道试题较好地贯串了“毛**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的内容,这自然说明命题组的老师喜欢把各个学科具有一定知识联系的考点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但是,当其他人也写了同样的内容,那能够说明的是什么呢,最多只是对于这一问题的认同而已。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通过《考试分析》,命题组的专家往往会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命题组组长王顺生教授在分析03年的第35题时在《考试分析》的第368页的最后一段话这样写到:

还有些考生,不是依据题目所给予的毛**同志的论述来分析,而是花相当的篇幅讲什么哲学上的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这也离题了。据说,从量变和质变的角度来分析党的最低纲领同最高纲领的关系,是个别从事考研辅导的老师传授的。这里,姑且不论这样的辅导是否有道理,姑且不论党的最低纲领同最高纲领的关系与哲学上的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到底有没有联系。问题在于这道题没有要求从哲学原理的角度来回答,而是要求“依据毛**的论述”。题目所给予的毛**同志的这段话,根本就没有涉及什么量变和质变的问题。因此,考生花相当的篇幅回答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也就不能得分,同样花了很多无用功。这里,要提醒考生的是,有的考生过分依赖辅导老师的所谓押题及所给予的所谓答案要点,而不去注意考试时考题本身所给予的条件和答题要求,不假思索地将辅导老师讲的内容一股脑地搬上试卷,结果自己感觉很不错,实际上离题八丈远,得不到多少分。这样的教训,考生一定要吸取。

通过这段话,明确地提出了考研的朋友们不要迷信辅导班的老师,事实上命题组的专家与辅导班的老师是处于对立地位的。比如,03年的这道试题,很多的辅导班的老师从**二大提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之类去猜题和押题,结果命题组老师就在这个知识点上选取毛**同志跟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来命题,明确地提出要依据毛**的论述来分析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同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制定评分细则时命题组的专家还提出如果考生的答案中出现质量互变原理,不论展开与否,一律先扣掉一分,就像英语命题组的老师强调那些考生靠背诵“万能作文或模板作文”一律按照舞弊论处理一样,这就是最近几年政治、英语命题组老师进行的改革。过去政治的答卷上写上与试题无关的话不会被扣分,今后这样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了,我想,那些靠猜题押题的大师们会不会向我们“苦命”的考生朋友传递这些重要的信息呢?至少,那些鼓吹“不答白不答,不答是傻瓜”者是不会的吧。

最后,其中的考试说明,尤其是评价目标应该特别注意,因为这些目标就是考查的能力要求,内容虽然看去很少,其实却正是考试的真正内容。

这样,在把握了命题规律和基本熟悉大纲要求的情况下,自然就可以自己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基本确定如何利用大纲进行复习和备考的问题。

其三,根据考试大纲和分析的要求,结合我们前面几章的论述,进行直接的考试内容的的学习或复习。

这里之所以称为直接的考试内容,并不是说它们和试题内容直接吻合,而是说这些内容基本是考试的范围,就是考查要点所规定的内容的系统、全面的讲解。我们称为直接的考试内容,是它们和前面的内容相比,规律和要求,大纲和分析都是间接的。那些间接的考试内容从根本上说实际是为学习什么样的直接考试内容和怎样学习服务的。只有这里的直接内容才是你在考试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那么,这里的直接的考试内容具体又有哪些呢?

第一,首先,我们必须学习其中的基础的,稳定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多年来一直是整个政治理论课知识体系的支撑,多年来一直为考试大纲所要求,也是大学学习期间“两课”的基本内容,所以,这些内容同时也应该是在每个考生准备考研之前就已经有所掌握的内容,如果你已经准备考研而还没有掌握,那么,你就必须及早动手,力争在新大纲出版之前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生坚持到新大纲出版以后才开始针对性的学习,但是,如果你是那种基础并不坚固的考生,那么,你就一定要注意,说不定,到了来年“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那“愁”的里面,可能就会有你。各位考生朋友必须明白,政治虽然随时随地都在我们的身边,但是,作为政治理论,尤其作为人类全部文明的升华和结晶的哲学,绝对并不容易,很多学习哲学的人往往穷其一生,不能知其万一,我们又怎么能够期望只是临考的所谓“狂背”就万事大吉呢?

第二,必须针对考试命题的规律和特点,结合《考试分析》的要点解释,在狠抓基础的同时有重点地进行重点内容的学习。这里,之所以必须狠抓基础,是因为没有这些基础,重点内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所以要有重点地进行重点内容的学习,实在一者是因为考试的本身显示了重点,二者是因为时间既然已经有限,我们只有更加注意重点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为尽快提高本学科的成绩创造条件,为外语和专业课的学习省出时间。而这也正是我们编写这本小册子的目的。

当然,考生朋友必须结合命题规律去认识重点,并注意我们前面提到的“迂回战术”,真正明白什么是重点,而不是盲目地根据所谓的“密押”之类进行学习,这一者固然是因为我们所说的重点学习是一开始就必须要做的事情,所谓的“密押”之类一般会到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利用大多数考生由于事先缺少学习,心里没谱,病急乱投医的迷茫心理才应时而出,这时间就已经误了大事;这二者,也实在因为所谓“密押”之类,实在还有一个质量问题,我们也曾经关注过同行们的“密押”,或者“什么什么最后”,但是,我们竟然发现,有的“密押”之类虽然元旦之后才匆匆出版,但是,却竟然把顾海良教授主持编写的那套公共课教材的课后习题,当成了自己的所谓“密押” !试想,如果你就准备按照这样的“密押”之类去应付考试,结果会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高质量的、费了一番心思的重点提示,如果考生事先没有认真的学习,没有培养相应的能力,结果又会如何呢?所以,我们虽然也有自己的所谓“点睛”,但是,我们不能不再次提醒大家,靠“密押”是赌博,学重点,才是智慧。这也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教给我们的一点起码的常识。

    第三,要注意学习其中的难点、“模糊点”。这里所谓的难点是指考纲上客观存在的疑难问题;所谓“模糊点”是指考生自身存在的疑难问题。政治理论考试既然具有选拔性考试的功能,自然也就有把考分“压”下去的必要,通观历年全国政治考试的总成绩,我们可以发现,全国的平均分一般保持在55分上下,而要保证政治成绩在考试的总成绩中不拉后腿儿,至少也应该在65分左右才能达到国家最低控制分数线的水平,而要达到公费需要的分数,难就至少要在70分以上。所以,考虑到命题总体难度增大,同时又可能采取出 “偏”题,出难题,出“模糊点”以增加区分度的情况下。“模糊点”与“难点”的考查应该成为政治理论统考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我们必须在狠抓重点的同时掌握考试大纲中的“难点”、“模糊点”着重对有关难点、“模糊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这是其一,其二,“模糊点”与“难点”作为政治理论统考的考点,不仅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也必然影响着其他内容的学习,影响到整个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如果对之不加以解决,不仅考查它们本身的内容容易失分,就是不考查其本身,它们也会影响到别的考试内容的解答。

第四,要注意政治理论的新突破点、新观点、新考点及其与当前社会热点的交叉部分。   

每年新增考点必有试题,这是历年来政治理论课考试的显著特点。对于考纲中的新增考点,考生都很重视,这也是我们在命题的重点部分已经详细论述的内容,考生应该回过头去再认真阅读相关的内容并指导自己的学习;这里我们要进一步强调的是,考生朋友必须明白:其一,这里的新突破点、新观点与新考点显然并不相同,所谓“新突破点、新观点”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后,政治理论的研究的许多突破,政治理论上的许多新发展;如:关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2000年政治试题),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2000年政治试题),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001年政治试题),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政治试题), 关于分配理论(2002年政治试题)等。2005年考题中涉及到的关于“科学 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能源问题”、“就业问题”等都是近几年来政治理论的新突破点、新观点。而新考点是考试大纲在当年新增的考点,它当然也可以是新观点、新突破点。其二,就是我们不仅仅要注意这些考点的本身,还必须注意它们与当前热点的交叉点,因为这些交叉点才往往是考试中的重点。

最后,也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必须结合形势与政策的学习,积极关注当年度社会热点问题,要注意了解和把握党和政府对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那些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基本观点和相应的方针政策。考研政治考试的目的和宗旨,是要保证入学者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和政治素质。政治考试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必须体现国家的意志。这种国家意志的体现,不仅一般地表现在试卷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等方面,而且要表现在命题者在给出试题的标准答案时,必须以现阶段党和政府的观点、方针和政策为依据。因此,广大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好考研大纲中所规定的各学科的知识内容,把握基本理论观点,还必须注意把握住中央文件的有关指示精神,要了解对《大纲》中所涉及到的那些重大现实问题,党和政府的基本观点和相应的方针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方针政策。要学会运用这些观点和相应的方针政策,来分析考研政治试卷中所给出的材料并正确回答好问题。这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科之间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养成分析热点问题的思路和思维方法。而这也就自然联系到我们下一方面的问题,即能力的培养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7 01:0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