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博导介绍——何志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 23:1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国际法、全球治理

Email:hezp@jlu.edu.cn

 
  
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秘书长、吉林大学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执行所长;吉林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人员。长春市仲裁协会仲裁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发表作品

论文

•《以人权看待发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4期
•《国际法治:一个概念的界定》,《政法论坛》2009年第4期
•《国际法治的理论逻辑》,《中国国际法年刊2008》,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从国际金融危机反思国际金融秩序》,《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与王倩博士合作)
•《西方国际经济法研究:焦点、方法与立场》,《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6卷第1期,2009年4月版
•《国际法治:和谐世界的必由之路》,《清华法学》2009年第1期
•《国际法治视野中的习惯国际人道法》,《东方法学》2009年第1期
•《中国国际法学30年:成就与经验》,《当代法学》2009年第1期
•《欧盟安全治理的挑战》(译文),杜莉、王倩主编:《中国-欧盟:政府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与田慧敏合译)
•《非政府组织与欧盟区域政策》,杜莉、王倩主编:《中国-欧盟:政府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公平贸易是否可能:WTO多哈谈判的未来》,孙琬钟、余敏友主编:《WTO法与中国论丛(2008年卷)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我国国际私法采用判例制度可行性探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与洪迪昀、孙萍萍合作);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
•《超越国家间政治——主权人权关系的国际法治维度》,《法律科学》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9年第2期全文转载
•《改革开放与中国国际法研究》,《回顾与展望——吉林大学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对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反思与展望》,《当代法学》2008年第6期(与徐晓、高宇合作)
•Human Rights Education, Human Rights Teaching and Human Rights Textbooks, in Sun Shiyan and Bi Xiaoqing (eds.), Chinese Yearbook of Human Rights, Volume 4 2006,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 2008
•《人权教育、人权教学和人权教材》,《中国**人权年刊》(第四卷200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从国际经济新秩序到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5卷第3期,2008年9月版
•《从〈残疾人权利公约〉反思国际人权机制》,《北方法学》2008年第5期
•《国际法治:良法善治还是强权政治》,《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8年第8期全文转载
•《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法学教育质量》,《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第2期
•《“自然的权利”何以可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1期
•《国际法当今“人本主义”倾向的背景》,《中国国际法年刊2006》,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从主权本位到人权本位:国际法范式的转换》,《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第17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全球化与国际法的人本主义转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
•《欧洲联盟体系中的发展权》,《当代法学》2007年第1期
•《“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安徽大学法律评论》第6卷第2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国际法治:全球化时代的秩序构建》,《长春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反思与体系重构》,《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3卷第4期,2007年1月版
•《权利发展与制度变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强化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法学教育质量》,《当代法学》2006年第5期
•《人的回归:国际法中个人地位之反思》,《法学评论》2006年第3期
•《权利的原因与性质探究》,《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3期
•《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发展权》,《当代法学》2006年第3期
•《WTO与公共健康:一个世界性的前沿话题》,《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人权的全球化:现实与对策》,《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国际私法教学改革的构想与实践》,《创新改革与实践(第二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欧洲人权体制的成就与发展》(译文),《中国-欧盟合作与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全球化、全球治理与国际法的新视野》,《部门法哲学讲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樊崇义主编,高家伟、吴宏耀副主编:《部门法学哲理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国转交付制度的利用及改造》,《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与马新彦教授合作),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学教育及其改革进路》,《高教研究与实践》2005年第2期(与霍存福教授合作)
•《人权全球化与联合国的进程》,《当代法学》2005年第5期
•《国际贸易体制的公共健康之维》,《武大国际法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非社会契约论》,《安徽大学法律评论》第5卷第1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5期摘编
•《非自然权利论》,《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3期
•《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的立法完善》,《求是学刊》2005年第2期(与王心怡合作)
•《对国家豁免的规范审视与理论反思》,《法学家》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论文被英文《中国国际法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4, No. 2,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ct. 2005)引介和评论;《中国法学文档》第四辑摘编
•《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保障》,《当代法学》2005年第1期(与孙璐合作)
•《法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手段》,《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与霍存福教授合作)
•《法学素质教育的含义——法学课程改革的前提思考》,《创新改革与实践(第一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与霍存福教授合作)
•《本科〈海商法学〉教学改革:实验与思考》,《创新改革与实践(第一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中国可持续发展》2004年第3期,香港2004年6月出版
•《国际贸易法律体制与环境问题: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第3卷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国际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法商研究》2004年第4期
•《自由主义的贡献与局限》,《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
•《国际经济法的宪法功能》,《当代法学》2004年第4期(译文)
•《人权的全球化:概念与维度》,《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中国国际法学精萃》(2005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可持续发展与国家主权原则的新视野》,《安徽大学法律评论》第4卷第1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WTO、MEAs与发展中国家》,《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6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国际法治:现实与理想》,《清华法治论衡》第四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国际经济法的价值追寻与价值选择》,《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法制创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4期
•《联合国、国际法治与恐怖主义》,《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6期(译文)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法律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2003年第4期,香港2003年8月出版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法律应对》,《安徽大学法律评论》第3卷第1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知识产权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中国国际法学精萃》(2004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海商信用问题初探》,《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学专业教育质量合格评估体系的建构》,《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2年3-4期合刊(2002.12)
•《国际环境法的困境与出路》,《当代国际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法学专业教育质量评估的制度构想》,《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6期(与霍存福教授合作)
•《法学教育质量评估的理论探寻》,《高教研究与实践》,2002年第2期(与霍存福教授合作)
•《论国际经济法的公平原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与韦经建教授合作)(增补修订),《中国国际法精粹》2003年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建立与发展我国跨国企业的法律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5期(与吕岩峰教授合作)
•《WTO的环境立场与环境规则》,《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4期
•《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安徽大学法律评论》第2卷第1期,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5期;(增补修订),《中国国际法学精萃》(2002年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论入世后我国吸引外国再投资的法律环境整合》,载《国际经济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与韦经建教授、娄慧敏合作)
•《法理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载张文显主编:《新视野新思维新概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科学出版社2003年再版
•《国际法学的五年回顾与展望》,《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1期(与吕岩峰教授合作)
•《可持续发展与自由贸易的冲突与协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6期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新秩序》,《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1期
•《国际经济领域环保措施的法律分析》,《法学杂志》1998年第5期
•《判例制度:何时走出构想》,《中国律师》1998年第4期;武树臣主编:《判例制度研究》(上478),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与陈俊律师合作)
独立专著:

1.《全球化经济的法律调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发展权与欧盟的法律体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欧洲联盟法:发展进程与制度结构》,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人权全球化基本理论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10:5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