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5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等学力申硕:职场“进阶者”的垫脚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6 10:5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等学力申硕:职场“进阶者”的垫脚石 下半年对于那些想要在职充电、攻读硕士学位的职场人士来说,是紧张而充实的。8月,研究生进修班开始报名,10月则是专业硕士学位考试。他们早早就开始搜集信息,确定适合自己的充电模式、专业及培训机构。但是,仍然有许多人不了解,如果自己想在职充电,获取硕士学位证书,都有哪些渠道?




   



  目前我国主要有三条渠道可以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第一就是每年1月份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条渠道是每年5月份举行的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第三条渠道是每年10月份举行的MBA、MPA等专业硕士的入学考试。

  其中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由于竞争激烈、需全脱产攻读、机会成本太高而被越来越多在领域内已有一定积累的在职人士所舍弃,专业硕士学位及在职人士以同等学力申硕就成为他们的获取硕士学位的主要路径。

  从培训对象来看,同等学力申硕和专业硕士学位针对的都是拥有一定工作经验、想要进一步深造的中高级人才,教育方式都是非全日制教育,两者都是单证,只拿学位证书。但相对而言,同等学力申硕涉及各个专业,范围非常广。

  从授课方式和方向上来看,同等学力申硕则更加侧重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符合在职读硕者的实际需求。

  虽然具有较多的优点,但在MBA等专业硕士学位被人们热捧的今天,同等学力申硕还不为职场人士熟知,人们对其主要的实现模式———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也存在着误解。为此,我们通过走访沪上各大相关机构,为读者详细解析同等学力申硕的适用人群、程序、专业设置等实用信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看招生门槛。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同等学力申硕士的主要途径,对学员也设置了较高门槛,一般要求具学士学位,两年以上(含两年)工作经验,对只为充电进修,不要求拿到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士可适当放宽至大专学历,如有进修班一味地降低招生门槛,则要考虑其教学质量和办学资质是否合格。此外,一些培训机构打着研修班的旗号,而不是国家统一命名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很可能不具备相关资质,在选择时也要关注。




   



  -看课程结构。中国人民大学上海教学中心余慧子表示,同样的专业,不同机构的课程设置差别还是较大的,选择时要详细查看课程目录,了解其课程体系设置是否与自身的从业方向、需求联系得更紧密。

  -看专业优势。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依靠办班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因此一些名校更加有竞争力,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硬件条件。

  另外,还需要考虑办班学校的优势专业和项目,因为这些学校的专业和项目不仅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优越的硬件条件,而且在社会上能够得到大多数单位的认可。

  -看与工作是否契合。就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绝大部分是在职人士,根本不存在就业压力,想通过进修班来提升自己,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另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可以帮助学员建立与工作相关的人脉关系,扩大社交范围。

  -看授课地点。就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大多数是在职人士,边工作边学习,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大多数是利用周六、周日或晚上的时间安排课程教学,因此要把学校地址考虑进去,看就读方便不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1:00:10 | 只看该作者
 亮点一

  生源质量日渐提高

  上海经仕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炫表示,根据他们曾经做过的一个调查,在600多名同等学力申硕的学员当中,约有四分之三属于工作2-5年的职场中坚人士,他们处于


   



由企业基层到企业中层的晋升阶段,需要补充管理知识层面的知识,或在专业方面进一步深入和拓展,而选择同等学力申硕同时满足了他们在学识和学历方面的双重需求,而且费用也相对较低,属于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

  所以说,同等学力申硕已经成为这些职场“进阶者”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垫脚石。

  当然,随着同等学力申硕越来越受到在职人士的欢迎,在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里也有着许多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身影。

  据上海财经大学金老师介绍,去年上海地区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的人数估计在3000名左右,这些学员大多数是各企业的中层人员,有些甚至是跨国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例如,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去年招生的学员中就包括了可口可乐、通用等500强公司的中层骨干。

  亮点二

  解决高级人才需求

  目前,人才市场上总体上存在着两个矛盾:一是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大,但是高等学校的教育一时之间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二是在职人员对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愿望不断加强,不仅不愿意放弃现有的工作职位,而且由于各种原因考不上正规的研究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出现,正好解决了目前这两个矛盾。在职人员可以不经过考试,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

  另外,对于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团购”送员工参与培训,度身定做符合自身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亮点三

  专业设置多元化

  与15个专业硕士学位相比,研究生进修班专业设置更加多元和细化。专业涉及机械工程、地理、文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建筑、作物学、哲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政治、社会学、教育、心理、生物、电子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工商管理、农林经济、公共管理、法学、经济学临床医学等。

  同时,各个院校根据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的师资特长,在各个专业中还会划分出具体的研究方向。例如上海人大人金融专业就分为金融管理、企业与私人理财规划、投资银行、信用管理、证券投资五个方向。华东师范大学设置的管理学专业,因为看到许多人对心理学方面的兴趣和需要,又特别融入了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哲学研究生课程班,将中西哲学系统理论,与经济、管理核心思想组合为课程主体,从根本上优化学员的决策、管理、领导境界。链接:

  目前上海地区共有15所院校184个研究生进修班,院校分别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另外,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全国知名大学也在上海开设了研究生进修班。

  亮点四

  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在竞争压力之下,质量成为创造品牌的基础,多家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机构表示,师资力量依托母校的资源,而且尽量利用其最优秀的师资力量。另外,培训在教学方面也做了一些规定,如对跨学科报考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员,要求其修满报考专业本科段的六门课程。

  虽然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不需要入学考试,学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一定局限性,但是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教学内容都是研究生的课程,其教学要求也与研究生教育相同。

  现在很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都以研究生的标准要求学员,力求能够使学员的能力、素质等各当面表现能够达到研究生的水平。

  亮点五

  学位证书含金量高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按规定完成所有课程并且考试通过,可以拿到院校的结业证书,另外还可以申请硕士学位。但由于硕士学位申请,必须满足所有专业考试合格、并进行严格地审查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因此该学位的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

  就读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到硕士学位的比率一般维持在30%左右,部分院校的全国统一考试单科通过率可达到70%左右。据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相关人员介绍,目前申请硕士的人员越来越多,正是由于硕士学位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被其含金量所吸引。

  亮点六

  服务多元化

  目前,除了教学授课外,很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都为学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课外活动平台,籍此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例如上海人大人为学员“打造新文化社区”,每周三晚上都有英语沙龙,每个月都会固定地举办一次名师讲座,每两个月还会举行一次慈善音乐会,甚至还有单身派对、亲子音乐会等等。

  华东师范大学也会提供名师讲座、案例讨论等第二课堂,并安排学员去企业观摩等服务。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哲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去哲学内涵丰富的地点现场感受。

  此外,为了让学员享受到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少院校还提供了免费旁听其他专业课程的优惠,那些学有余力或者需要补充某方面专业知识的学员,可以在不增加额外花费的情况下,享受更多学习机会。

  亮点七

  授课方式灵活机动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符合在职人士对时间的不确定性的特点,比如可能有一段时间出差或者去外地工作。据上海财经大学金老师介绍,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可以延长学时,而且对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的成绩,从资格审查开始,5年内保留成绩。

  另外,在2年内,如果工作方向发生变动、兴趣发生变化等需要调整专业,都可以申请调剂。

  亮点八

  获取博士学位的桥梁

  对于那些想要进入研究机构或高校的人来说,拿到一个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部分人来说,通过就读研究生进修班将成为机会成本最小、时间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10-18 07:4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 01:05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