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央党校李晓兵:干部应成为全社会道德表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1 11:3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道德之问系列追踪)中央党校教授李晓兵:领导干部应该成为全社会的道德表率
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李柯勇、侯大伟)重建道德,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从上到下一种共同的呼声。面对2011年一系列道德事件带来的启示,我们应当从何做起?记者专访了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李晓兵教授。以下是他的谈话
2011年以来社会公众的关注度聚焦到了更深层次的道德、文化、价值观等方面。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中央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尤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前后更加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从而强化了大众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与价值观相关事件的关注。所以说,今年更多道德事件被特别关注报道出来,并不是我们整个社会出现了突发性的道德大滑坡,而是道德、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在一种特定的社会氛围中被更强烈地关注了。
值得欣慰的是,2011年以来大众对道德事件的关注,总体来说,还是理性的、积极的:不仅体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危机感,而且也表现出重建道德和核心价值观的紧迫感、责任感;对一些极端个案的关注,也更多是从人文关怀、从道德底线这些更高的文化视角来观察的。
回顾和反思2011年一系列道德事件,应当特别警醒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在精神文化素质尤其是价值观上,到了一个需要深刻反省的时候了。在小悦悦事件中,多个陌生路人冷漠路过,把这个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人的生命”都漠然置之,已经清楚地说明了一个极端危险的可能假如最应该有价值的东西都被认为是没有价值了,那么这个社会就真的没有“价值观”了。
价值观是认知和评价的重要依据,是一个人的身份,也是一个国家的身份。一个没有价值观的人或国家最终将会被孤立,因为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认识”你,对你没有积极的预期和寄望,没有价值观必将会变得没有底线。
要改变这种状况,重塑道德,明确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文化、道德、价值观的建设,不同于经济、政治等建设,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对于我们这个正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国家来说,尤其困难。我们追求的事业所具有的高度和中国道路的难度是前所未有的,要把东西方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结合起来,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需要不懈地探索。形成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也是这个探索的一部分。
当前,社会风气的改变需要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道德建设。道德建设需要理论指导,但作为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改造的道德实践,更要有道德楷模,要有榜样的力量。共产党的干部都应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社会道德模范不仅要有普通群众,而且还应有更多领导干部,这对我们当前加强道德建设,意义更加重大。但现在要求群众的多,仅仅依靠老百姓一个一个地在微观上做,那是很难的,社会效应也会更加缓慢。
如果每个单位的道德楷模不只是普通员工,而且有领导班子成员的话,那么这个单位的道德水平一定不会差。在小悦悦事件中,如果有一个干部或有号召力的人喊一嗓子、伸出援手的话,可能事件发展轨迹就会不一样了。尤其是在当前利益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机制,领导干部的道德引领力和号召力就显得特别重要。领导干部地位越高,道德制高点就应该越高。职务应该和道德觉悟成为正比。
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要着眼于长远和细腻。美国有学者去英国考察,看到牛津大学的草坪很好,于是向园丁询问经验。园丁说,没有什么经验,就是要不停地浇水,只不过要浇900年。有的东西是要慢慢养成和传承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冷静思考、耐心执着、精心培养,不能采取简单化的方式,而是从改变我们自身的一些行为和习惯慢慢做起。
分享到:     1 推荐微博:换一换  重庆晨报 新安晚报 潇湘晨报96360 BTV新闻 每日新报 全球连线 腾讯新闻 微讯 今日话题 新闻哥 岳叶子 程平 艾红霞 梁加均 王莹 巴松狼王 张子毅 huangkejun 褚松燕 李学亮全部收听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01:5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