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交部称中国并非强权国家 无意用金融工具谋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 10:0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讯(记者商西)在昨天举行的外交部蓝厅论坛上,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发表《中欧伙伴关系迎难而进》的主旨演讲。谈到备受关注的欧债危机,傅莹表示,中国没有利用金融作为工具谋取利益的打算,中欧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不要给这种正常、有益而健康的交往扣上政治的帽子。
  不当扩张式强权国家
  “人均GDP只有4000多美元的中国,如何去救助人均GDP高达3万多美元的欧洲呢?”谈到欧债危机,傅莹表示,“事实上,中国不是那种旧的、扩张式的强权国家,我们没有利用金融作为工具谋取利益的打算。中欧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
  傅莹表示,中国通过向IMF注资、购买欧洲债券和增大进口、扩大企业投资等,支持欧洲国家增加就业,恢复经济发展,这同时也有利于中国自己的发展。
  勿将经济合作政治化
  傅莹指出,中欧信任还存在一些弱点,在临近时,我们听到来自欧洲充满矛盾的声音,有人说中国应救助欧洲摆脱困境,有人担心中国要向欧洲提出“恐怖的价格”,甚至有人觉得向中国寻求帮助是欧洲的屈辱。她因此提出,中欧间需要培养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意识,坚定互利共赢的观念。
  在演讲最后,傅莹强调,中国救欧洲的命题是不成立的。中国加强与欧洲的经济合作正是欧洲克服困难所迫切需要的,不要给这种正常、有益而健康的交往扣上政治的帽子,不要将经济合作政治化。
  中欧贸易逆势增长
  “欧洲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傅莹在发言中提到,在欧洲对外贸易增速放缓的时候,中欧贸易却逆势增长。今年1至10月达到4670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中国强劲的经贸合作,为欧洲企业克服危机的负面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傅莹介绍,中国对欧洲的投资已开始起步,今年1至7月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0亿多美元。分享到:  已转播  30 相关阅读:
2011.11.30
2011.11.25
2011.11.22
2011.11.16


推荐微博:换一换  华西都市报 成都商报 云信公益周刊 东莞时报 深圳侨报 吴宇光 白林 张源 适度 江俊 腾讯新闻 今日话题 微讯-24小时播报 腾讯图片 新闻哥 衣加衣 春桃慈善基金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杭州网义工分会 燕归来之家全部收听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6 11:3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