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因为甘肃等地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引发了社会对校车安全的关注。27日,温Jiabao国总理指出,中国将制订校车安全条例。要通过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
其实,校车安全在国际上早就引起高度重视。例如,美国校车的安全系数是小轿车和公共汽车的40倍,并拥有优先路权;英国、日本等国家也根据各自的情况,通过立法等手段,以避免不达标车辆上路和超载等问题发生。今天,这组从美英日发来的报道,详细论述了校车安全方面可资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希望能对有关部门有所帮助。
美国:校车坚固安全拥有优先路权
美国拥有l00多年的校车历史,已逐步形成一套较完备的校车制度。美国校车有着优越的硬件条件、严格的安全标准、完善的管理措施和科学的人力安排,软件、硬件双管齐下有效保障了校车内学生安全。
坚固超悍马 安全系数高
2006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发生一起车祸,一辆悍马撞上了一辆校车的尾部,悍马迎头粉碎,而校车尾部却无大恙。悍马在车辆中以坚固著称,它最早是为军队和政府建造的,美国校车的坚固和安全程度可见一斑。
据统计,在美国,校车的安全系数是家庭轿车和公共汽车的40倍。校车事故发生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百万公里事故发生率仅为0.01,火车是0.04,飞机是0.06,其他公路车辆是0.96。
美国校车之所以如此安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生产标准严格。美国交通部近年来颁布了36项用于校车的安全标准,包括校车车体结构、防倾覆保护、制动装置等,校车必须由专业厂商制造。在这种高标准下,美国校车质量高,造价昂贵,有“客车的设施、卡车的骨架”之称。
硬件条件优越,安全设施齐全。美国校车外形厚重,黄色车身加黑色大块条纹,并喷上黑色“Sch00l Bus(校车)”的醒目字样;车上指示标志明显,有黄色闪光灯和红色停车标志;车内座位上装有防撞安全装置和安全带;车内还附带卫星定位与联网系统,全时监控车辆行驶情况。
安全检查到位。每天早上,校车司机接送完孩子后都要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以确认自己的车辆是安全的,而后填写表格。每半年,校车要接受一次由专业机械师进行的安全检查,平均每个车辆需要检查一个小时。
法律保障校车“优先权”
美国校车的“待遇”与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相仿,甚至优于救护车和消防车。美国50个州大都明确规定了校车的“优先权”。
美国加州在《加州车辆驾驶交通规则手册》中这样写道:
其一,当校车准备停车时,司机会在驾驶室外预先伸出一个红底白字的“Stop(停止)”牌,并闪烁红色停车信号灯,此时,在校车前方与校车相向而行,和在校车后方与校车同向而行的所有车辆都必须立即减速并至完全停车。
其二,在校车停车、学生上下校车时,任何车辆,包括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必须处于完全停车状态,且必须停在离校车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距离。超越正在停靠和上下学生的校车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会被处以l000美元的罚款,并被吊销驾驶执照一年。
其三,所有车辆在经过有“Scll00lZone(校区)”标志的区域时,必须减速;当“Scll00l Zone(校区)”标志上的黄灯开始闪烁时,所有车辆的时速不得超过25英里/小时(约40公里/小时),部分校区甚至规定车辆时速不得超过15英里/小时(约25公里/小时)。
管理严谨 培训到位
在美国,联邦、州以及地方政府共同管理校车服务。美国中小学校车的资金主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来筹集。同时,各级政府财政对校车产业给予补贴。据了解,每年每个学生的校车补助为400多美元。
以美国加州阿凯迪亚市为例,阿凯迪亚联合学区设有专门交通部门来管理校车运营公司。该部门媒体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校车的管理规则。
一是校车路线选择合理。交通部门会综合考虑安全、效率、时间等因素,制定一条最佳路线,依据每个乘坐校车孩子的住址安排校车等候站。
二是校车司机必须通过加州高速公路管理局的认证。每个司机必须完成20小时课堂培训和20小时道路培训,进行体检并通过司法部门背景调查之后,才能获得驾驶校车资格。所有司机每年都必须完成至少10小时实际校车驾驶培训,司机每五年就要重新申请校车驾驶执照和认证。
三是校车司机负有陪同护送责任。按规定,校车司机必须陪同所有八年级(相当于我国小学三年级)以下学生过马路并护送进校门。
四是校车调度及时。如果校车因为交通、天气原因或是其他紧急状况晚点15分钟以上,家长要通知学区交通部门,交通部门会立即派出另一辆校车去接送孩子。
五是培训体系完善。每个乘车的孩子及其家长都会收到一份《安全乘车指南》,告知如何等车、如何上下车、乘车规范、紧急疏散方法以及应急装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缓解交通压力 减轻家长负担
据美国校车委员会介绍,全美大约有48万辆校车,每天运送学生大约2600万人,占美国中小学生的一半以上。
全美校车平均每年要行驶43亿英里(约合69亿公里),却鲜有事故发生。
美国加州阿凯迪亚第一街中学校长韦尔森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该校有800多名学生,如果每个家长都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不仅增加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而且来往车辆对孩子安全也不利;校车不仅方便,还减少了学校周边的车辆,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
韦尔森说,学校刚刚组织学生去参观馆,有260多名学生参加,学校免费订了校车,一来能方便学校管理学生,保障学生安全,二来也减轻了家长负担。
阿凯迪亚第一街中学一名学生家长安吉拉夏对记者说,她是全职太太,所以能自己开车送孩子上学,但是其他双职工家长在接送孩子方面比较困难,校车恰恰能解决家长的这一难题。
英国:循序渐进推广“黄色校车”
□记者 南 郭瑞 伦敦报道
英国由于公交系统发达、私家车普及程度高,目前乘坐校车上下学的中小学生较少。为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碳排放,英国政府已通过立法、试点项目等方式鼓励更多学生使用校车,效仿美国的“黄色校车”项目也受到热烈欢迎。但记者发现,由于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监管机制,一些校车质量仍低于规定标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多样
英国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较为多样化,主要包括走路、骑车、公共交通、校车和私家车,其中使用校车的中小学生不到10%。英国政府鼓励家长让孩子使用前4种方式上下学,而尽量少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以减少马路拥堵,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从而保护环境。
英国公共交通体系发达,安全系数较高,并且15岁及15岁以下儿童可在任何时段免费乘坐公交车,16至18岁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尽管如此,仍有41%的英国小学生和21%的中学生上下学由家长开车接送,在早高峰时间,送孩子上学的私家车占总车流量的20%左右。
近年来,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通过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校车服务,让更多家长愿意让孩子坐校车上下学,从而减少私家车对马路和环境造成的压力。
英国的校车服务由公交、巴士公司提供。各中小学在每年夏季开学前夕对学生进行调查,统计需乘坐校车人数以及住址,然后提供给公交、巴士公司,由这些公司确定校车数量、种类和路线。在校车费用方面,私立学校由家长承担,公立学校的租车费用由各地方政府承担,学生乘车费用由家长支付,通常使用较优惠的学期卡。此外,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儿童可免费乘坐校车。
颁布校车管理专门法规
英国政府于2009年颁布了《校车(安全)法》,试图通过对车辆设计、驾驶员要求、学校责任等方面进行立法,来保证校车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校车吸引力。
在车辆设计方面,该法案规定校车必须使用单层车辆;每个座椅上须配有安全带;校车须安装“停”字大标牌,当校车靠边或进站时,必须将该标牌弹出车窗外,以提示其他车辆;校车外观颜色须明亮、显眼;在校车内外部均须贴有供驾驶员、乘客及路人阅读的安全指导。
此外,该法案还规定,校车驾驶员须在上岗之前接受关于驾驶校车的特殊培训。学校须对使用校车的学生进行安全指导,包括上下车以及在车内的行为规范。法案要求内阁大臣每年向议会汇报该法案的实施情况,报告内容须包括当年与校车有关的交通事故数据、事故发生原因、受伤及遇难(包括学生)人数等。
内阁大臣还需指定5个人组成“校车委员会”,监控并上报该法案的执行效果,委员会定期向内阁大臣汇报,并提出对该法案具体条款的修改建议。内阁大臣向委员会支付后者在履行职责时产生的费用,这些费用及执行该法案产生的所有费用最终都由议会提供。
开展“黄色校车”项目试点
目前,英国大部分地区的学校使用的校车缺乏统一外观及规格。为推动校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管理更加规范,增加家长对校车的信心,由英国多个党派的官员、专家等组成的“黄色校车委员会”已在部分地区开展了“黄色校车”试点项目,该项目因效仿美国校车使用黄色外观而得名。
例如,英国政府于2004年为西约克夏郡投入1870万英镑开展“黄色校车”项目,一家名为M ET R O LIN lE的公交公司为78所小学和52所中学提供了206辆高质量校车。车身均为显眼的黄色,车内装有监控设备,车座上配有安全带,座位上装有C D播放机、广播等娱乐设备每个学生被分配了固定座位,驾驶员也接受过严格训练。学校还定期收集学生与家长的反馈以不断改进服务。由于这种校车收费低廉,政府对公交公司给予了巨额补贴。最终评估报告显示,自试点开始以来,该地区使用“黄色校车”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并且温室气体排放也大量减少。
历时4年的试点后,又经过1年左右的再评估,“黄色校车”项目获得评审团认可,一些组织或社团正游说政府将这一项目在全国范围推广。如果这一计划能够实现,预计将使每年私家车出行次数减少数百万次。
不过,尽管英国的校车相关法律较为完善、试点项目成果显著,但目前从全国范围看,英国尚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的校车服务体系,各类校车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记者在位于肯特郡的一家公立学校采访时发现,该校租用的l0辆校车均较为破旧,甚至没有完备的安全带,校车司机也没有经过任何特殊训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尽管《校车(安全)法》规定设立“校车委员会”来监督该法案的执行情况,但这一机构实际上有名无实。由此可见,有了相关法规后,设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构也十分关键。
1 上一页 分享到: 8 相关阅读:
2011.11.28
2011.11.28
2011.11.28
2011.11.25
推荐微博:换一换 腾讯新闻 微讯-24小时播报 今日话题 腾讯图片 新闻哥 衣加衣 百万微爱-暖冬 杭州网义工分会 燕归来之家 微行动-圆梦留守儿童 李雁_GP 创绿中心 创绿刘彦君 杨富强 苏苏 新闻老兵俞光 赣州晚报明心武 张瑰莹 王小霞 雷玲全部收听全部收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