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针对此前央视报道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因涉嫌价格垄断遭发改委调查一事,工信部主管的行业报《人民邮电报》作出回应,称相关报道“完全是片面之词,错误百出,与事实严重不符。”
连发四问回应央视
《人民邮电报》在其头版头条位置回应央视,对央视连发四道质问;“基本概念厘清了吗?”“垄断事实查明了吗?”“全球行情吃准了吗?”“新闻素养丢掉了吗?”言辞激烈,令业界震动。
这篇文章指出,央视报道中所提及的“互联网接入”概念混淆视听。据称,发改委此次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起的调查,是针对SP接入市场而不是公众市场,而SP接入市场并不涉及普通用户,与公众市场完全不同。文章引用的数据是,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每年从SP接入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只有不足2亿元。因此,即便是证据确凿事实成立,所处罚款也应以此为基数,而绝非数亿到数十亿元。该报道同时指出,在互联网专线接入市场,并不是只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独霸天下,而是存在众多网络提供商,对客户争抢异常激烈。同时,工信部下属的另外一个行业报《通信产业报》也发出专稿声援电信运营商。
是否垄断
查处结果待出
央视《新闻30分》11月9日报道称,发改委正调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宽带接入市场的价格垄断。若事实成立,两家企业或面临巨额罚款。不过,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纷纷发表公告,称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经营宽带业务,并在全力配合相关监管机构的调查。
而该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当前的宽带市场的格局下,究竟是否存在垄断行为?当时新华社援引发改委的说法是,预计很快将会出台查处结果。当然,对于这场纷争,普通的消费者更在意的是自家用的宽带资费何时进一步下调。(晨报记者 焦立坤)分享到: 已转播 1 相关阅读:
2011.11.11
2011.11.11
2011.11.10
2011.11.10
2011.11.10
推荐微博: 南方日报 湖南电台 科技生活周刊 鞍山日报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全部收听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0000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