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韩媒:中国“惯性外交”让人发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8 15:5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击数:
  利比亚独*者卡扎菲死后,一部《卡扎菲的遗言》的讽刺漫画走红中国网络。在这部由湖南一位漫画家创作的漫画中,卡扎菲临终之前伸出手说:“带我到301医院。”北京301医院是中国前国家主席江**等中国最高领导人接受治疗的医院。

  该漫画讽刺的不是卡扎菲,而是成为全世界笑柄的中国外交。卡扎菲政权出动战斗机轰炸*政府军时,中国以“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反对西方国家实施空袭。

  首都的黎波里被反对武装攻陷后,中国在此后的半个月里仍没有承认*政府军的合法地位。与中国一起反对空袭的俄罗斯看到大势不可逆承认*政府军时,中国依然 坚持己见。结果,中国得到的只有各种大型项目中断造成的15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利比亚*政府军的冷眼。

  9月下旬举行的非洲赞比亚总统选举结果再次让中国受到打击。执政20年的亲中派、多党**运动(MMD)候选人班达输给了对中强硬派、反对党候选人萨塔。

  萨塔在大选期间多次说:“中国掠夺了赞比亚铜矿资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萨塔抱怨投资赞比亚矿产的中国企业雇用中国工人,使赞比亚人得不到就业机会。

  萨塔在会见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时忠告说:“中国要严格遵守赞比亚法律。”为了资源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叶障目的外交让中国尝到苦果。

  中国外交面临的考验并非仅仅于此。在明年将举行议会选举的非洲另一独*国家安哥拉也出现了反中声音;中国曾反对联合国对叙利亚采取制裁,而该国也出现不同寻常的苗头。曾任联合国大使的中国一位外交高官最近在党报发表的文章中用成语“一叶知秋”就这一趋势表示了担忧。

  专家们认为,中国外交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惯性”。中国至今仍固守上世纪五十年代制定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不结盟外交,不能适应国际 政治变化。

  在此基础上,中国又添加了一个“只要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标准,在外人眼中,中国外交不顾国际社会的公论,只顾自己的利益。有评价说,相比面 面俱到的内治,中国的外交力量极其稚嫩。

  今年是中国加入联合国40周年。现在早已不是美苏两国称霸的冷战时代,中国的地位也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中国外交不能表现出与其地位相应的成熟、负责任的面貌,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疏远中国。

  外媒:中国让利外交求回报,是典型的阿Q式外交


点击数:

  和谐世界已经是北京对内与对外政策的重要思想指导原则。然而,一连串事件显示,北京所处的世界似乎与和谐理想渐行渐远。

  像上周北京发布外交白皮书,继续本持和谐世界的愿望,对南中国海问题再次重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透过双边会谈,和平处理。

  事实上,北京早已停止片面开发,并相信这是各国间默契。可是,最近一年来,各国自行开发之事不断,北京以自制形塑的片面共识显然无效。

  新近另一项调查还发现,日本人对中国印象不佳的超过百分之七十,创下历史新高点。东亚邻邦之间的关系不和睦,虽非新闻,但仍然应对恶化的情感有所警觉,毕竟这与和谐世界的愿望背道而驰。

  同时,就在两岸关系日益热络的今天,台湾国防部长在美国接受访问时指出,美国卖给台湾先进武器可免于自己与中国直接发生军事冲突;且台湾绝不会容许中国踏上+++国的领土。看来两岸的和谐没有改变政治对立的效果。

  不久前,新疆又再度出现恐怖主义活动,造成大量伤亡。政府治理新疆不可谓不用心。但是政策所提供的优惠,并不能转换成维汉之间的和谐关系。

  如果彼此关系和谐,自然就会相互忍让,和谐是因,相互忍让就是果。但如果关系本不和谐,是否能倒转因果顺序,透过片面忍让,来促成和谐?

  像在碰到汉维或汉藏关系、两岸关系、中美关系、南中国海关系出现紧张时,如果北京片面让利,能不能取得和谐?值此维族地区事端一再、对台政策屡受台独牵制、中国威胁论此起彼落之际,和谐世界犹待努力。

  让步所含的责任预期一再落空

  大陆在边疆民族政策上大量挹注资源,希望促进民族和谐;在两岸关系上对台让利,希望促进两岸和谐;在对美外交中,经常忍让配合,希望化解中国威胁论;在南中国海领土问题上主张共同开发,希望能避免纷争。


点击数:

  然而,至今台湾朝野政党抗拒统一的立场仍待扭转;华府围堵中国的战略并未化解;边疆依旧大小事故不断,南中国海更见各方动作频频。简言之,和谐可培养体谅之情,促成彼此相让,但是相让却未必带来和谐。

  问题比表面看到的还严重。为处理各种不满或猜忌,促成和谐所做的让步,往往是北京片面让步,所因而为对方带来的好处,或可缓和冲突。但是北京所有的让步都隐含了责任预期,亦即对方应同意以和谐为交往原则,不继续在争议的事情上片面行使自己的主张。

  然而,因为获得让利而暂缓的对方,多数不接受这样的责任预期。他们体会不了北京让利的意义,甚至怀疑是缓兵之计,所以他们便只是便宜行事,并无责任感,在拿到好处之际,暂不做声而已。等到形势有不同发展,往往故态复萌。对北京而言,这就形同破坏默契。

  之所以形势会变得更严重,是因为对方为短期好处暂时默不作声,因而就有罪恶感,即使个人没罪恶感,也会被他们的政敌攻击为背叛,所以就需要在隔一段时间后做出强硬表态。

  这样的强硬表态,就是对北京过河拆桥,违背承诺,甚至变成引蛇出洞的证据,于是北京不得不进行某种惩处,才能维持自身信用。

  而惩处行动正好是中国居心叵测的证据,就算对方心中了解这不一定算什么证据,也会因为被他们的政敌当成是证据,而必须起而对抗。

  这就是何以为了促进和谐所做的让利或让步,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比如,各种对台湾让利的安排,并不能改变在长期里马英九只会更加坚定抗拒统一,因为他怕台独攻击他与北京合谋,出卖台湾。

  在南中国海或东海主动延缓开发,经常变成包括越南或菲律宾在内的各方捷足先登的投机,因为不论是有资源不开发,或是开发前与中国商量,都是政治自杀。


点击数:

  全国支援边疆的财政移转,造成边疆民族文化的保持日益仰赖中央,而中央对社会和谐的责任预期,在恐怖分子眼中,是可忍孰不可忍,以致采取更愤怒的破坏。

  最后,参加维和行动与配合人道干预的积极性,因为每每化解美国反华势力的藉口于一时,反而引发他们更高度的猜忌。

  用片面让利来营造和谐,结果常是自己下不了台。而让利背后预期对方担负和谐的责任,更是大家最后都下不了台的心理因素。这大致说明近年边疆政策、两岸政策与外交政策难着力的道理。

  和谐政策的推动,不能只靠片面让利的政策。所有让利的政策必须同时具体说明其间的责任预期,且在获得承诺之前,不能迳行让利,因为靠默契营造的表面和谐,在尔虞我诈的国际间与政治权谋的各国国内,都非常脆弱。

  最起码,在情况要求必须片面让利的同时,不可阿Q地假定对方已经接受某种默契,才不至于因让利而制造自己面子的压力,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5:2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