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葡萄酒进口量快速增长 标价混乱真伪难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7 11:2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沈阳10月16日电(记者陈梦阳、初杭)记者从在沈阳举行的2011全国秋季糖酒交易会上了解到,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进口葡萄酒量持续增长,从事进口葡萄酒贸易的企业成长迅速,但是部分进口葡萄酒标价混乱、真伪难分的情况也饱受非议。一些进口商认为,目前我国进口葡萄酒业繁荣背后暗藏着虚火。
葡萄酒进口快速增长
巴黎之花国际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运平是在中国最早经营进口葡萄酒生意的商人之一,他觉得1997年-1998年时中国的红酒热潮又回来了。“当时全国有近万家企业忙着做进口红酒,后来倒闭了大部分。现在情况相似,大家又一窝蜂涌上来。”
两年来,全国最大的食品酒类交易会全国糖酒会上,国际葡萄展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11全国糖酒会上,国际葡萄酒展区已达到创纪录的1.4万平方米。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新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6月,国产葡萄酒产量达50.1万千升;而据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6月份我国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量达17.02万千升。这意味着2011年上半年,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已经悄悄占据了近1/4的市场份额。
ASC精品酒业公司公共关系总经理龚国亮认为,国内消费者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和巨大的葡萄酒消费潜力是进口葡萄酒业这两年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进口葡萄酒价不符实
全国秋季糖酒会期间,南京某进口酒业销售公司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销售的进口葡萄酒原价在40-50元,而市场上的售价可以达到200-300元。另一家厦门的贸易公司负责人表示,进口红酒只要加个木盒包装,马上身价倍增。
武运平说,不少进口商的葡萄酒标价虚高。“进口葡萄酒按照合理的零售价来说利润不应该超过50%,但我国的一些进口商往往把价格提高数倍,导致葡萄酒性价比不高。”
据了解,进口葡萄酒造假严重已开始影响葡萄酒行业的发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假冒的进口葡萄酒在业内也并非新闻,从酒浆、酒瓶、标签、包装纸乃至包装盒,受到利益驱动的葡萄酒造假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记者看到,在本届糖酒会期间,一些不法摊贩借机推销的正是价格不菲的高仿洋酒。
据吉林雪兰山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路军介绍,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撼动着进口葡萄酒的质量神话。他认为,在质量方面,国产葡萄酒正在迅速和国际接轨,然而价格却要比同质量的进口葡萄酒低很多。“进口葡萄酒目前要负担48.2%的综合关税,这也拉高了酒品价格。”他说。
需下决心治乱以维护行业长久发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葡萄酒其实存在着国际性的定价机制,主要是根据原料产地和产量决定。通常来说,专业的进口商会选择品质优良的葡萄酒,价格也公道。但目前国内进口商标价随意性过大,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惩罚措施。
武运平说,目前我国经营进口葡萄酒的企业可能已超过万家,但真正拥有专业知识和团队的进口商少之又少。他认为,进口商素质参差不齐是进口葡萄酒标价混乱的原因之一,“许多以前做其他贸易的企业,一拥而上做起红酒了”。
龚国亮认为,国内的消费者目前对于葡萄酒的认知程度不高,许多消费者仅仅根据包装是否精美来判断进口葡萄酒的价值,这也需要葡萄酒行业向公众大力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宣传力度。
业内人士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应加大对进口葡萄酒企业的规范、引导力度,逐步改变进口葡萄酒目前的混乱局面。此外,进口企业应当苦练专业内功,不可一味追求超高利润。进口葡萄酒业若长期不能形成合理定价机制、不能回归价值本位,红酒热终将又成一股虚火。分享到:  已转播  12 相关阅读:
2011.10.13
2011.06.15


推荐微博: 王跃春 曹轲 财新杨大明 王富海 郭谷斌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20:2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