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广网沈阳10月11日消息(记者郭威)东北大学首次打破聘任考核过程中的职务终身制,有9人因考核不合格被降级,29人因未完成聘期目标而被降薪。这在辽宁省内高校中尚属首次。
据了解,东北大学此次操作的聘期考核,是基于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这个聘期进行的,考核依据该校下发的“岗位聘用制度改革”文件中关于各类岗位聘期考核的相关要求,设定“红线”和“黄线”。只要越过“红线”,聘期考核结果即为“不合格”;越过“黄线”,聘期考核结果即为“暂定合格”。“红线”主要包括因思想道德或学术道德问题给学校声誉带来不良影响或在聘期考核中弄虚作假的,年度考核两次不合格的,主要精力未放在校内工作上的,以及距离完成聘期目标业务要求差距很大且没怎么承担教学工作的。“黄线”主要指承担了部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但距离完成聘期目标任务或本职工作还有一定距离的。
根据既定方案,东北大学对聘期不合格或暂定合格的人员采取了相应的警示措施。聘期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再次聘任时不得申报竞聘现级别及以上岗位,即职务或岗位要“向下”移动;聘期考核暂定为合格的人员,再次聘任时不得申报竞聘高级别岗位,并且从重新聘任之日起岗位津贴在原岗位基础上下调一级发放。
据了解,降级的人员除了岗位和职务降级,工资和岗位津贴也随之下降,年收入至少减少2万余元。据悉,在新一轮聘期中,这38人中有三人落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