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官媒建议重定贫困县标准 遏止争当贫困县怪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9 15:3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级贫困县娄底市新化县政府办公楼(图片来源:人民网)
中新网10月8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刊文说,中国官方媒体近日建议重新界定“贫困县”的标准,或干脆取消国家级贫困县,遏止一些地区为多要资源而“争当贫困县”的现象。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官方媒体近日建议官方重新界定“贫困县”的标准,或干脆取消国家级贫困县,遏止一些地区为多要资源而“争当贫困县”的现象。
近年来,国家级贫困县频频发生“怪事”,包括不久前引发舆论强烈抨击的“湖北秭归县80万天价接待费”、湖南新化县强扣水利款建旅游区、四川巴中三个县政府领导严重超编等等。今年以来,互联网上关于国家级贫困县的报道,负面新闻占了六成。
人民网近日发表系列文章说,“穷折腾”的贫困县有“三大怪”:一是戴“穷帽子”常露富,二是为面子荒唐“整容”,三是副职扎堆“不差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不久前谈了他对“贫困县”的感受:“我到所谓的一个贫困县去讲课。就餐时,一进门,三大桌子酒席,中华烟、茅台酒伺候,我都晕了,心想这哪是贫困县啊?县城最豪华、堂皇的一座楼就是县政府,二十多层,办公室满满当当。县政府养那么多人,县财政都不够。”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宋迎昌认为,国家级贫困县真正贫穷的是老百姓,扶贫资金应该踏踏实实地落在老百姓头上。
一些学者建议,国家级贫困县这一设计存在不少漏洞,如今若通过提高进入门槛来弥补缺陷已没有多大意义,应调整或取消国家级贫困县制度,应面向村级甚至面向个人,建立起普惠性、广参与的扶贫机制,减少资源分配的中间层次。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李小云认为,现有的贫困县扶持政策会引发一系列地方对中央财政支持的博弈,形成“精英捕获”,即不同层次的干部,包括村干部、乡干部,利用自己有利的“权势”地位,来获取发展机会,捕获国家资源。
虽然一些贫困县已经摇身变为“百强县”,但一些基层官员仍然将贫困县头衔视作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一旦被摘下这顶帽子,中央及市级财政拨付的扶贫补助资金与一些政策优惠会随之消失,各地的财政负担压力将会加大。
李小云指出,贫困县政策涉及资源优惠分配,贫困县当然不愿“摘帽”,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从政策层面取消评定贫困县,让“贫困县”这一概念作古。分享到:  已转播  11 相关阅读:
2011.10.02
2011.09.30
2011.09.27
2011.09.26
2011.09.21


推荐微博: 墨白 王磊 鲍利辉 微不足道 马冲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6 18:4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