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数:
【阿联酋《国民报》网站8月28日文章】题:中国面临无法永远保持中立的新现实(作者丹尼尔·巴兹利)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心甘情愿地转移对岌岌可危的中东政权的支持,以及它稍早对利比亚反对派表现出的兴趣,或许代表了北京对“不干涉别国内政”政策的一种调整。
专家们还预言,假使叙利亚反对巴沙尔总统的抗议活动激化,中国将会认可任何一个看起来有可能掌权的新权力机构,尽管中国与大马士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官方媒体说,西方大国在叙利亚的任何行动都将使该地区“越来越深地陷入长期动荡的旋涡中”。
不过,在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中国企业一直在积极争取建筑和能源合同,这常常让中国不得不在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与保护自身经济利益的需求之间寻求平衡。
在与利比亚反对派讨论了几个月之后,中国本周表明将支持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这与中国在突尼斯和埃及政权****时和这两个国家的反对派建立起联系如出一辙。
在詹姆斯敦基金会本月发表的报告中,分析员克里斯·赞贝利斯说,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在南苏丹和利比亚“与实践发生了脱节”。他写道:“中国显示甘愿重新调整其立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
点击数:
不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贾庆国表示,中国并不认为自己违背了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他认为阿拉伯国家政府能够谅解中国在今年的动乱过程中所采取的立场。他说:“只要它们能够维持国内的政治稳定,它们就应该能得到中国的支持。但是如果它们不能……它们就不能指望得到中国百分之百的支持,就像在利比亚的例子一样。”
他说,与前些年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类似重大事变的时候相比,如今中国对这样的事件将“会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兴趣”——而以前中国“只是坐等最终结局的出现,然后再作出必要的调整”。
他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中国已经在海外累积了越来越多的利益。这已经迫使中国对别国的国内政治形势表现出明显的兴趣。”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专门从事中国对外关系研究的助理教授李明江认为,利比亚是一个证明“中国在对外政策上的实用主义”的出色案例。他说,北京心甘情愿把忠诚转向新政权的做法,将会让中东地区那些与中国关系密切的“独*政权的执政者产生顾虑”。
责任编辑:网站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