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证券日报》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包括国家核心电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国核电)、中移动、中国铝业在内的央企开始纷纷设立自己的财务公司。
8月8日,国核财务公司在北京金融街正式宣告成立,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8月12日,中移动于港交所发布公告,全资附属公司北京移动已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共同成立中移动财务公司,注册资本拟定为50亿元人民币;同日,中国铝业亦宣布财务公司已经正式成立并开业运营,公司注册资金15亿元人民币,系北京首家法人独资的财务公司。上述三家企业设立财务公司累计注册资金为70亿元。
有会计师对本报记者表示,央企自设财务公司,加强对子公司财务控制、协调集团财务、拓展金融业务的同时,能否透明运作也将成为其重要的考核目标之一。而统一资金调度等手段,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风险内控,并降低公司的财务费用。
关联关系考验运作透明度
由于大多央企旗下拥有数量可观的上市公司,财务公司设立之后的关联交易及资金使用透明度情况则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而这些财务公司,与设立者本身及相关上市公司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家企业中,注册资本最多的中移动财务公司,由北京移动出资46亿元,占比为92%,其余8%,即4亿元由中移动集团出资。北京移动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将会在8月18日前履行出资义务并召开中移动财务第一次股东会会议。其成立后将成为中国移动的非全资附属公司,资产、负债及业绩将会与中国移动资产、负债及业绩合并计算。
而以国核电设立国核财务公司时的情况来看,其在进一步加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将“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资金结算、存款、票据、委托贷款、同业拆借、财务顾问等金融服务”。
此外,中国铝业财务公司成立后,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熊维平曾公开对媒体表示,财务公司的设立是出于“公司旗下的平台和业务以后越来越庞杂,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和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的考虑,而中铝财务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签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经批准的保险代理业务;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等业务。
对于关联交易是否能透明运作的担忧,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是分析,财务公司的监管能力属于企业内控问题,从目前能够推测的财务公司风险来看,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上市企业与未上市企业的关联交易以及内部亏损牵连问题。从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集团财务公司的监管措施来看,在合规性、风险性方面都有着细致的规定。
“按照《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根据财务公司的业务界限进行规范操作,这也将有效降低系统风险的产生,另外由于银监部门对相关财务公司审计力度日趋严厉,预计此类风险将逐渐被消除。” 边晓瑜说。
收入风险与利润共存
《新财富》曾统计称,2009年以前成立财务公司的83家企业中,90%为国企。2008年,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对媒体透露,鼓励中央企业为加强资金管理建立财务公司,此后,央企设立自己的财务公司进入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央企设立财务公司已增至53家。
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常情况下,央企是银行的放贷大户,而鉴于此类企业资产众多还贷能力有保障等因素,银行也乐于借贷给它们。
但是,央企普遍设立财务公司,不仅使自身的资金周转对银行的依赖性减弱,由于其财务公司给予子公司的贷款存在利率优惠等状况,也带动了旗下企业进一步摆脱资金对银行的依赖性。
对此,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边晓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从企业角度来看,央企通过设立财务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将有效提高财务集中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财务公司对资金风险的控制能力来看,设立财务公司有助于企业更加控制资金投资风险,降低财务成本;从财务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来看,金融活动将能为企业资金带来更高的利润收入。”边晓瑜说。
但是,有会计师也对此表示担忧:“众所周知,金融投资是有风险的。如果不能监控到位,将引发系统性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