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浦江潮:原来此“康菲”非彼“康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9 13:0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一篇报道引起了人们的愤怒。这篇报道说,因渤海漏油事件,康菲石油成为舆论焦点,令人意外的是,康菲石油不但表现得很淡定,反而在招聘通知中得意地宣称,漏油事件大大提高了康菲的知名度,使得康菲润滑油广受关注,业务成交量大幅度提升,业务人员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难怪一些网友气炸了肺,呼吁DIZHI康菲的产品。 
  不过且慢,美国康菲石油公司真的如此“无畏”吗?原来是有人捣鬼。美国康菲石油公司18日下午发布声明称,此招聘通知并非他们所发。据了解,发布招聘通知的是来自西安的同样名为“康菲石油”的企业,主营润滑油业务。西安康菲的英文名是Conocoil,美国康菲石油的英文名则是Conoco。美国康菲石油的相关业务多年前就已退出中国,两家公司没有任何关系。美国康菲还表示,针对西安康菲的种种侵权行为,他们曾多次下发律师函,但均无果而终。
  真相大白:两家公司,两个英文名称,只是西安这家公司在国内抢注了“康菲”商标,致使两家公司中文名称均为“康菲”,但此“康菲”非彼“康菲”。很显然,原来是西安康菲想利用渤海漏油事件宣传自己的润滑油,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西安康菲的这种行为,是可恶的。其一,漏油事件影响恶劣,损失巨大,该企业却要借丑闻谋利,趁浑水摸鱼。他们只管提高知名度,而不管提高的是“美名度”还是“丑名度”,缺少道德血液,与那些靠丑闻出名的所谓名人,属于一丘之貉。其二,西安康菲故意混淆视听,让人误以为此“康菲”就是彼“康菲”,涉嫌欺骗。美国康菲为什么曾多次下发律师函,恐怕就是因为西安康菲在过往的产品宣传中有意无意、或明显或隐晦地盗用美国康菲的名号。
  在渤海漏油事件中,美国康菲的表现同样可恶,没有表现出一个跨国公司应有的责任担当。那么,美国康菲与西安康菲谁比谁更可恶?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答案,我的答案则是没有最可恶、只有更可恶。更值得深思的是,不管是外国企业还是国内企业,为什么在这里都敢作恶?美国康菲多次试图依靠法律制止西安康菲侵权,均无果而终,这种经历与他们在处理漏油事件时轻视中国法律,两者之间有没有某种隐性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6 11:4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