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药拟重启股权激励“内斗门”主角称应该缓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9 13:0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历收购中信医药引出的高管“内斗门”刚刚偃旗息鼓,数日前由上海医药(601607,SH)董事长吕明方正式对外宣布的 “重启股权激励计划”就遭遇了集团内部高管的不同声音,而这一声音正是来自“内斗门”的主角——上药分管并购业务的副总裁葛剑秋。
  在8月15日举行的上药中报发布会上,吕明方曾表示,去年本希望可以推出股权激励,后来因港股上市而延后。“目前公司正与有关部门协调,拟重新启动股权激励计划,希望方案能在今年年底之前可以成型。”
  此后短短3天时间里,葛剑秋在其微博连发多条评论,认为“市场化的激励适用于职业经理人,但对于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不会起作用”。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葛剑秋特别强调,像上药这样的国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不是不可以做,“但应该做到惠及所有员工。”
  “上市国企股权激励应缓行”
  新上药原计划在上一份年报发布后,就对高管实施超额利润分成奖励,而后经历港股上市等重大事件推延至今。
  在集团内部绝大多数声音纷纷表示支持股权激励的情况下,葛剑秋对国企上市公司现阶段是否要股权激励的反思反而显得有些 “格格不入”。
  葛剑秋在微博中明确指出,必须首要解决体制问题,不可过于强调“激励”,否则只能是鼓励少数人“跑步钱进”,有违市场化改革初衷。“试想,当公司员工平均收入与管理层相差数十倍时,何以激励全体员工?当管理层的位置并非依靠能力和竞争取得之时,市场化激励是否公平、合理、物有所值?”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葛剑秋表示:“我不认为股权激励是现在推动国企改革最重要的东西,至少现阶段不是,应该缓行。国企上市公司虽然有着一些市场化的操作和改革,但还是有着很多的政府资源和背景,这与国外高度市场化的企业是不一样的。现在很多国企上市公司都在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但这些国企的管理层基本上很少有来自市场的人,更多还是来自于任命制,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薪酬不宜超前市场化”
  对于一些国企上市公司薪资“补高不补低”的做法,葛剑秋也深有感触。在他撤回辞呈重新回到上药之后,就决定将上年度超额分成薪酬的20%分配给自己部门的员工,10%捐赠工会困难职工。
  “我用自掏腰包的方式表明立场。”葛在微博中表示,上海医药集团其实是合并而来的企业,员工组成也都不是来自一个体系,彼此薪酬千差万别。“很多国企上市公司内部普通员工和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都达到几十倍。”葛指出,他此前所在的投行行业以及一些美国实业的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一般不会超过十倍。
  “上药内部肯定有普通员工的薪资增长计划,目前普通员工年薪资增长幅度应该是8%~10%,而高管就不止了。”葛剑秋表示,“在本身市场化程度还没有达到那个份上的时候,薪酬为何一定要市场化?这样如果做得不好,很可能就又把改革变成只是几个人的事情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07:3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