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都市发改委否认听证专业户是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1 10:1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讯 (记者杨万国)针对网上对成都听证会“四大金刚”链接标记听证专业户的质疑[/url],昨日,成都市发改委公开回应媒体,称2010年前不是抽签筛选代表。而听证会不是决策会,不一定必须采纳每一位听证代表的意见。
  “逢听必涨”应为“逢涨必听”
  7月20日,成都市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处长何亚军接受了记者采访。针对“逢听必涨”的质疑,何表示,“网上传说的‘逢听必涨’实际上应该是‘逢涨必听’。从听证会的设计来看,就是因为要调整价格,所以才开听证会。”
  何亚军说,根据发改委统计,所谓“听证会四大金刚”的听证记录是:自2002年所有16场价格听证会中,胡丽天参加4次(胡参加的其他听证会为立法听证、决策听证等),张见远参加1次,廖冰虹参加2次,唐厚义参加5次。
  否认“听证专业户”是“托”
  何亚军否认这些人是政府筛选的“托”。她介绍,2010年之前,听证代表的筛选程序是,公告后,市民先到消协报名。发改委从消协收集的名单中,按照报名先后顺序选择前几名市民作为听证代表,然后再打电话确认。如果届时不能参加,则按顺序依次向后选择。她说,不存在刻意挑选“听话”的市民参加听证会的情况。
  何介绍,为了避免听证专业户出现,成都市自2010年开始,考虑到报名人数比较多,为了更加公平、更加满足社会参与的热情和要求,已经改进了方式,采纳了《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中并没有要求的现场抽签形式来确定人选,并由公证处现场公正。
  听证一次有200元报酬
  此前,“听证专业户”之一的廖冰虹质疑,他们的反对意见,最后没有进入听证报告。
  何亚军解释,听证会的性质不是决策会,而是论证会,不是每个代表的意见都必须采纳。他们将整理代表的主要意见,最后形成听证报告,交给定价机关,由后者综合考虑后,最后公布定价决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2:0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