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登记流动人口占实有人口4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8 17:1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 常红)中国社会科学院今日发布的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指出,北京市登记流动人口占全市实有人口比重已达40%,未来增长势头还将延续20年,北京流动人口总量持续膨胀,现阶段人口规模调控已刻不容缓。
  蓝皮书指出, 2000年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70万。未来北京市流动人口持续增长的势头可能还将延续至少20年。北京市急剧膨胀的流动人口规模,将给北京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带来严峻挑战,现阶段北京人口规模调控已刻不容缓。
  北京流动人口的无序流动造成了城市秩序混乱,公共资源不足,交通压力明显,治安形势严峻。流动人口的无序居住造成了房屋租赁市场混乱,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问题严重,违章建设大量存在。
  而且,随着流动人口总量的增加,登记流动人口占全市实有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0%,有些流动人口重点地区甚至出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倒挂。大量流动人口不仅保持相对稳定,而且长期定居的倾向更加明显,已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北京市民。
  蓝皮书认为,人口不单是北京自己的问题,而是事关北京在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功能区定位、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等重大问题中的结构功能定位。以户籍人口为主要对象和参照的人口调控思路和模式,难以适应人口结构及发展变化的要求。必须用实有人口的理念统领首都人口发展战略、管理服务模式、各种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具体而言,实有人口应根据居住或滞留时间分为永住人口、常住人口、短住人口、暂住人口、过往人口五类。
  蓝皮书指出,首都北京城市功能超载是人口困境的根本原因,向外疏解不符功能,紧扣首都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是化解人口流动梗阻的战略方向。必须梳理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不符的功能及组织。把中低端制造业、低端批发市场、部分院校(特别是民办大学)、部分医院(特别是传染病医院)和部分不必在京的党政军机构疏散出北京地区。只有这些功能及机构实现外迁,为之服务的常住和流动人口随之外迁,才能从根本上缓解首都人口压力。
  此外,梳理并外迁与首都功能定位不符的机构,必须有中央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保障。建议成立包括中央党、政、军主要机构领导和北京市领导的“首都委员会”,统筹规划、调控首都的功能及人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6 20:4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