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钱江三桥以大修的名义禁止一切大货车、大客车通行,完成大修恢复通车后,仍禁止一切货车通行。
专家:建成后没几年就发现裂缝和破损,归咎于超负荷运行说不过去
早报记者 葛熔金 李云芳
实习生 张刘涛
钱江三桥南引桥部分桥面坍塌事故发生后,杭州市成立了2个小组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昨日,杭州官方尚未对此发表任何相关内容。但网络上对此事件的讨论,已经从引桥坍塌上升到了对整座钱江三桥安全问题的担忧。由此, 2007年网友“天籁慧音”曾预测“钱江三桥会倒塌”的帖子被称为“神帖”;“浙江政府车队从来不走钱江三桥”等也在网上流传。
与此同时,“钱江三桥在建成之初为何允许大货车通行,但现在为何钱塘江杭州段上运行的各座大桥中,除了这次出事的钱江三桥和建成已有75年的钱江一桥不能通行大货车外,钱江四桥、钱江二桥等都允许货车通行呢”、“钱江三桥10年不到进行大修,多次维修”等,也被网友认为是钱江三桥存在安全隐患的有力“证据”。
“当初我们设计的时候,是允许大货车通行的,当时设计通行的是120吨以下的大货车。投入使用这么短时间,就禁止大货车通行了,这种情况在桥梁运行中并不多见。我认为这跟桥梁本身的车流量超过预期有关外,与建设期间存在质量问题也有一定关系。”一位参与钱江三桥主桥设计、2005年大修的专家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建成时“业主并不满意”
1997年钱江三桥建成后,允许120吨以下货车通行,确实承担了较大的车流。随着钱江四桥的建成,钱江三桥的货车通行压力有所缓解。到2005年,钱江三桥以大修的名义禁止一切大货车、大客车通行,但到2006年10月,钱江三桥完成大修恢复通车后,却仍禁止一切货车通行,且每周都会派检测人员至桥底,对大桥进行细致体检,被称作“周周有体检”。
“大桥运行没几年,桥梁的养护单位就发现桥梁出现不少裂缝和破损、桥基下沉等多种情况。随着严重程度的加剧,2005年不得不进行大修。”上述专家表示。该专家是当年三桥设计的参与者,也被邀请参与2005年大修的相关工作。当时他与养护单位沟通,被告知“在钱江三桥投入使用不久后,就发现桥梁出现了一些裂缝等问题,而后就发现桥梁承载大货车时有较大风险,随后采取对货车限流等措施”。
至于大修后为何禁止货车通行,他认为还是与桥梁通行载重货车有较大风险有关。“这座桥在后期运行中属于超负荷运行,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大修后还是能进行一定的弥补。但恰恰又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桥本身在交付时候就有问题。我记得1997年桥建成以后,没有马上验收通过,1998年初才经过竣工验收。当时验收仅为‘合格’,并非‘优良’,业主单位并不满意。”该专家说。
但事实上,2006年10月以后,虽然对大货车禁行,但仍有不少大货车偷偷驶过大桥。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今年2-6月,共有3940辆55-100吨的大货车通过大桥,百吨以上货车993辆,不时还有200多吨的大货车。
承建单位:“质量较好”
针对钱江三桥存在质量问题的质疑,承建单位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宣传部姜部长表示,主桥通过了国家验收,没有质量问题,“我们的质量是比较好的,也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验收的,是非常合格的”。
对于钱江三桥为何后来禁止货车通行的问题,他表示国家发展很快,桥梁超负荷、超载运行,对桥梁破坏很大。关于钱江三桥通车后多次修理的问题,姜部长表示,这属于桥梁的正常维护保养,现在桥梁超负荷运行,远远超过以前设计,“现在还有200吨的车。” 姜部长说,桥梁竣工验收后,施工方的责任权限期是五年,五年以后与钱江三桥业主基本没有什么往来了,因此对于桥梁的历次修理均未参与。对于2005-2006年间那次长达一年的大修,该公司称也并不知情。
但专家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从这个情况看,将钱江三桥的货车禁行归咎于超负荷运行,从而逃避其设计或建设等环节的问题,肯定说不过去。从技术层面来说,钱江三桥建桥时间在二桥之后,造桥技术应该比二桥先进,况且车流量比二桥少。那么请相关部门解释一下,为何钱江三桥大修后就不许大货车通行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浙江交通专家拿“钱江二桥”与“钱江三桥”进行对比,1992年建成的钱江二桥作为杭州东部交通的主干道,承担了杭州东部跨钱塘江的交通运输,目前的车流量超过10万辆/日,该桥在2004年进行过一次大修后仍允许大货车通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