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谷城回应骆驼"欺诈上市门"称企业停产启动搬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3 16:4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荆楚网消息(记者 罗聂)6月29日,骆驼股份(601311,SH)所在地的湖北襄阳市谷城县人民政府,针对媒体报道的骆驼股份“隐瞒被勒令停产涉嫌欺诈上市”一事,做出正式回应,称“骆驼股份已经按要求正式停产,并启动石花工厂的搬迁工作”。
  谷城县人民政府在《关于对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保相关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中透露,谷城县、镇两级政府早在2010年8月,就做出2012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骆驼股份石花工厂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的承诺。
  因骆驼股份是谷城的骨干企业,职工人数较多,便在2011年5月,收到湖北省环保厅《关于查处襄阳市部分铅酸蓄电池企业环境违法问题的监察通知》后,没有给骆驼股份发出正式停产通知,依旧把整改重点放在居民搬迁上。
  2011年6月3日,谷城县人民政府收到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的通知》后,决定由“搬迁居民”调整为“搬迁企业”。6月16日,谷城县环保局要求骆驼股份加快石花工厂搬迁工作,并协助政府做好骆驼海峡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的搬迁工作。
  该《说明》称,骆驼股份已经按照政府要求正式停产,并启动石花工厂的搬迁工作。
  以下为《说明》全文
  关于对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保相关情况的说明
  近期,多家媒体连续出现了关于我县一家上市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骆驼股份”)环保情况的相关报道,称骆驼股份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期间因环境违法问题被环保部门勒令停产整治或限期整改,并在发行期以及上市后刻意隐瞒这一重大事项,涉嫌虚假陈述欺诈上市。对此,我们在了解报道的内容后立即安排相关部门组织调查。现说明如下: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拥有8家子公司、近4500名员工的工业集团和行业的主导者之一。集团生产有汽车、摩托车、船舶、家用车、拖拉机等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牵引用铅酸蓄电池、电动助力车用蓄电池、纯铅薄极板卷绕电池、工业用阀控式密闭型铅蓄电池及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共200多个品种与规格,已累计生产各型汽车蓄电池3295万只、3180万KVAH,累计创造产值108.8亿元、利税8.43亿元。2006年,骆驼商标与产品相继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与中国免检产品的称号。
  2011年5月下旬,谷城县环保局收到襄阳市环保局转发的省环保厅《关于查处襄阳市部分铅酸蓄电池企业环境违法问题的监察通知》(鄂环办[2011]129,以下简称《监察通知》)后,在组织落实整改《监察通知》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考虑到:一方面,骆驼公司是谷城的骨干企业,职工人数多,稳定任务重;另一方面,县、镇两级政府2010年8月做出了将于2012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骆驼股份石花工厂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的承诺,而且正在实施,所以没有给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出正式停产通知,继续把整改的重点放在居民搬迁上。县、镇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居民搬迁工作力度,充实加强了搬迁安置工作专班力量,县领导带队到相关县市学习,研究制定了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确定了搬迁安置点,进行了搬迁测算论证和规划设计。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相继进行了研究。
  2011年6月3日谷城县人民政府收到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整治工作的通知》(襄阳政办[2011]63号)后,县政府于6月3日转发了此《通知》(谷政办发[2011]46号)。鉴于市政府对环境整治的新要求,县政府酝酿加速解决卫生防护距离问题的新途径,即由搬居民调整为搬迁企业,变更搬迁主体。由于骆驼股份襄樊工业园已经建成,这样既不影响企业产能,又能缩短达到环保法规要求的时间。我们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于6月13日召开相关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会后,根据现场督查的情况,6月16日,县环保局向骆驼股份下发了《关于落实县政府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整治工作会议精神的督办通知》(谷环函[2011]22号),提出了相关督办要求:(1)加快落实骆驼股份石花工厂的搬迁工作;(2)协助政府做好骆驼海峡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的搬迁工作。骆驼股份在接到通知后,立即按要求正式停产,并启动石花工厂的搬迁工作和配合县政府做好骆驼海峡周边居民的搬迁工作。
  谷城县人民政府
  2011年6月29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1:4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