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内航班平均延误1小时 空军将推5措施缓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4 09:1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张汨汨、申进科)随着中国航班飞行量的大幅增长,“航班延误”成为民众出行特别是公务商旅活动中的突出问题。记者从中国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了解到,作为全国飞行管制的统一组织实施者,空军确定推出5项措施,力求有效缓解航班延误现象。
“近年来,航班延误数量正在逐年上升,延误易发地域逐渐扩大,由过去主要集中在京沪穗三地,逐步向大连、青岛、厦门、成都、西安等城市扩散。2010年,国内航班平均延误约1小时,部分航班甚至延误4小时以上。”中国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介绍说。
2010年全国航班延误调研结果表明,在影响航班延误的因素中,航空公司运行管理占42.3%,流量控制占26.1%,恶劣天气影响占20.9%,军事活动影响占7%,机场保障及其他因素占3.7%。民航局公布的《2010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报告》与此基本一致。
这位负责人介绍,为把“流量控制”“军事活动影响”等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作为全国飞行管制的统一组织实施者,空军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目前已确定5项对策措施:
——树立空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理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推进空域高效灵活使用,实现空域资源利用最大化。
——切实解决飞行繁忙地区飞行矛盾,实现骨干机场进离场航线分离,划定航路上限和下限,改进航路航线和飞行高度层使用方法,规范临时航线使用管理。
——配合地方有关部门完善航空运营管理机制,采取“削峰填谷”等方法,合理安排航班时刻,延长航空运营时间。
——推进军航训练飞行模式改革,积极推进空域分时分层使用,使军事飞行训练空域得到更高效利用。
——协助地方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在西部地区实施雷达管制进程。对已实现雷达管制的地区,在符合安全间隔规定的前提下,尽量缩小飞行间隔,提高管制运行效率。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航班延误是中国航空事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累积叠加形成的综合性问题,涉及政策法规、运行机制、综合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解决航班延误问题,需要各方协力、综合治理。 相关阅读:
2011.06.13
2011.05.13
2011.05.12
2011.05.12


推荐微博: 袁伟时 于建嵘 贺卫方 杨恒均 章诒和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08:09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