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安涉嫌违规囤地 信披不明或损投资人利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7 10:4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月12日,天安被曝在内地囤积大量多年前获得的土地,这些土地或未开发完,或从未动工。而早在今年3月,天安即被发现旗下数百万平方土地从未开工。
  对此,13日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华东区办事处则以“不方便透露”为由婉拒解释。
  业内人士表示:“闲置土地按规定应当收回,但相关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且大部分闲置土地牵涉的因素较多,管理部门较为棘手”。
  天安涉嫌违规 港企频繁内地囤地
  早在2011年3月,港企天安即被多家媒体曝光囤地不开发。据悉,仅在上海,天安旗下就有多个项目长期未开工,而这些项目的拿地时间均在2005年前。
  5月14日,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港资地产公司在内地囤积着数量可观的地块,这些地块多数以未完工甚至未动工的形式存在。
  早在2010年年初易居中国的一份调查也证实了上述人士的说法。这份“未开工土地”清单罗列了截止至2009年底,上海涉嫌囤地的公司情况,其中有3家港企。
  而2010年3月,“国19条”出台后,港企盈科集团也因为囤地而被北京国土局罚款510万元。
  对此,5月14日一位地产资深人士表示,“香港土地资源稀缺,因此开发商们都是以土地为中心,所以在内地开发时,有这种思维模式也不奇怪”。
  香港地产模式催生囤地?
  根据天安2010年年报显示,天安目前在建项目24个,这些项目占地面积共6813371平方米,但项目近半数仍处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剩下的则是“分期施工阶段”。
  天安是否有囤地的嫌疑?
  对此,上述资深人士表示,“香港模式就是储地生金,以低价拿地配以缓慢开发的方法,让土地逐步升值”,但他同时表示,“内地国家调控频繁,港资地产商倾向于保守,在地价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港企不会继续购入优势地段而占用流动资金,所以之前低价获得的土地便‘必须’缓慢开发甚至囤积了”。
  而天安华东区办事处对于“囤地”一说则拒绝回应。
  闲置土地曝光容易收回难
  早在2011年3月,天安被曝数百万平方米土地未开工后,上海闵行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曾表示,如果开发商在补充合同的规定期限内不能竣工将收回该地块。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闲置土地的处理,国土资源部早有相关规定,但有关如何定性闲置土地、审查闲置土地等问题,并未进一步细化,因此有关部门具体执行起来有很大困难。
  而针对闲置土地的收回问题,北京市国土局局长安家盛也曾实事求是地表示,相关规定对闲置标准、闲置原因的区分等具体问题缺乏操作性较强的规定,因此具体实施也有一定的难度。
  信披不明引发信任危机?
  天安此次被曝光涉嫌囤地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此前据一些媒体报道,天安事件涉及的一些地块,更与天安的信披有一定出入。
  根据天安2008年年报、2009年年报显示,天安旗下的天安豪园项目一期已经竣工,且“天安豪园搬迁计划于2009年下半年完成,并预期于2011年开始贡献重大的盈利。”
  但根据3月份媒体曝光情况显示,该地块为停工状态。
  对此,多位股民表示“这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对天安的信任”,并表示失望。
  业内人士则指出,“作为上市公司,真实有效的反应公司情况是应尽的义务,天安此举损害了投资者的知情权”。
  对于天安涉嫌囤地一事,他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积极介入,从严处理,以儆效尤”。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1 13: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