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9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考研群4936764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0 18:5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9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考研群49367643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

如题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1-5-10 18:53:24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政治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守夜人国家
2、违宪审查权
3、行政集权民主制
4、多头政治
5、《集体行动的逻辑》
6、社会资本
7、比例代表制
8、民主社会主义
9、戴维斯曲线
10、趋同论

简答题
“民粹主义”对大众道德
智慧与力量的崇拜
    表现为反精英,反体制的取向和直接面对大众的简单化政治风格.但民粹主义在政治运动中又往往诉诸魅力型权威政治沦为“英雄驾驭群魂”的精英主义理论,试分析民粹主义走向魅力型权威政治的内在逻辑

三、政党史表明,西方政党经历了一个从“派系”到“政党”;从“干部型政党”到“大众型政党”的演变过程.简析演变的历史原因

四、试对议会两院制的理论主张作述论

五、马克思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论断基于这样一个历史观”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的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
    ”因此
马克思把黑格尔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颠倒重新颠倒过来.这种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重新颠倒”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意义何在?


2008年行政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行政追偿制
2、工具模型
3、行政防护
4、科斯定理
5、施塔因
二、简答题
1、主观性行政文化包括那些方面?
2、古立克提出“政治,政策,行政”关系公式的内容.
3、简述“外部效应”的分类及其内容
4、胡德论“新公共管理”有那些特征?
三、论述题
1、论述“行政发展”有那些模式及其各自特点
2、比较法约尔与富莱特对领导权力的分类异同及评价
3、论公共服务的含义与公共管制的区别以及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三个部门的关系

复旦的08政治学和行政学试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5-10 18:53:30 | 只看该作者
复旦尤其内在实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5-10 18:53:37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政治学原理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守夜人国家
2、违宪审查权
3、行政集权民主制
4、多头政治
5、《集体行动的逻辑》
6、社会资本
7、比例代表制
8、民主社会主义
9、戴维斯曲线
10、趋同论

简答题
“民粹主义”对大众道德
智慧与力量的崇拜
    表现为反精英,反体制的取向和直接面对大众的简单化政治风格.但民粹主义在政治运动中又往往诉诸魅力型权威政治沦为“英雄驾驭群魂”的精英主义理论,试分析民粹主义走向魅力型权威政治的内在逻辑

三、政党史表明,西方政党经历了一个从“派系”到“政党”;从“干部型政党”到“大众型政党”的演变过程.简析演变的历史原因

四、试对议会两院制的理论主张作述论

五、马克思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论断基于这样一个历史观”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的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
    ”因此
马克思把黑格尔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颠倒重新颠倒过来.这种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重新颠倒”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其意义何在?


2008年行政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行政追偿制
2、工具模型
3、行政防护
4、科斯定理
5、施塔因
二、简答题
1、主观性行政文化包括那些方面?
2、古立克提出“政治,政策,行政”关系公式的内容.
3、简述“外部效应”的分类及其内容
4、胡德论“新公共管理”有那些特征?
三、论述题
1、论述“行政发展”有那些模式及其各自特点
2、比较法约尔与富莱特对领导权力的分类异同及评价
3、论公共服务的含义与公共管制的区别以及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三个部门的关系


关于试卷:
复旦这次又有一些朝纲的
主要还是集中在名词解释上
    但超纲的资料还是有点复旦背景的
一、政治学理论
1、曹沛霖教授:《制度纵横谈》
上面就有两个名词解释:
(1)“行政集权民主制”
P101
(2)“社会资本是一种新的解释框架”
P244
2、复旦的老师比较常提到的政治学家中R.达尔和G.阿尔蒙德等
    “多头政体”就是与达尔的一本书名《多头政体》有关
    或者说达尔就是多元民主理论的宣传者
    为什么说这个与复旦有关呢?因为王沪宁老师当年翻译过达尔的《现代政治分析》
3、“比例代表制”在何俊志的上课PPT上有的
    有些同学应当手中有这份资料
4、《集体行动的逻辑》稍微难点
假设没有专业背景的话
(一)总论:(1)M.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奥尔森是研究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经济学家
他另外的著作还有《国家兴衰探源》、《权力与繁荣》
(二)分论:
(1)“集体行动”与“集体利益”的类型:
“集体行动”在本书中确切地指的是“集团行动”
    一般认为
由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具有进一步扩大这种共同利益的倾向
    但奥尔森揭示了这种观点的的谬误之处
    在他看来
集体利益应当类分为相容性(Inclusive )与排他性(Exclusive)两种
    前者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会实体在追求某种同质性利益时是相互包容
甚至是相互增进的;用博弈论的术语说就是“正和博弈”
    后者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会实体在追求某种同质性利益时是相互排斥
甚至是相互抵消的;用博弈论的术语说就是“零和博弈”
甚至是“负和博弈”
(2)“集体行动的逻辑”实则是“集体行动的困境”
     在一个集团中
往往会存在不劳而获的成员
她们试图搭便车
    因此
当集团无法解决免费搭乘的问题时
集体行动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这里集体行动表现为集体行动的困境
(3)集体行动中的理性:“个体理性并不一定导致集体的理性”
     在集团中
理性的个人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利益
往往会作出一些有悖于集体利益的行为
    因此
可以对这样一些行为作出评述:“个体理性并不一定导致集体的理性”
(三)结论(或评论)
5.“戴维斯曲线”我不了解老师为什么会考察
6、简答题第一个其实很简答的
问题可以还原为:为什么“精英主义”强调“人格魅力”说说其中的原因

这样理解后就简单多了
    回答的时候
稍微围绕所谓的民粹主义的那些行为表述下
    稍微从其内涵中发觉点视角就可以了(民粹主义“直接面对大众的简单化政治风格”其实就是一个切入点
因为只有那些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才容易在大众中产生号召力……)

   太多了
以后慢慢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5-10 18:53:43 | 只看该作者
上面有96-07年的试卷免费下载
08年的尽量及时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5-10 18:53:50 | 只看该作者
jiayo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4:3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