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我的考研心得(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7 22:0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0级国际关系 邹捷成

又是一年桂花飘香的时节,老师们,同学们,学长学姐们的QQ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桂花”和“桂子山”这两个词语。或许这就像是一种文化吸引力,让五湖四海的学子向往着沁香怡人的桂子山,向往着美丽的华师。

刚才接到院里和系里通知要我写一写考研时候的经历,以给学弟学妹们一个借鉴,好让大家再经历的时候,可以多一点准备,多一些淡定,少一些紧张和慌乱,少走一些弯路,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在此,为明年考政治学研究院国际关系专业的同学们讲讲我一路准备下来的经验教训,国际政治的也可以看看,我们的参考书目一样。只希望你们在准备的时候少走我们当时走过的弯路,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多一些参考意见。加油!

    考研不是全部,生活除了考研还有很多。如果选择了考研,就一定要坚定目标,其他的一切都要为考研让路,不然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半途而废。选择了考研就开始选择学校和专业。研究生了,和大学不一样,在备考的过程中我深刻感觉到了研究和本科教学的差异,研究就是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要以专业精神对待!研究生应该注重专业,不过对于以后就业还是重点大学好点,但一些专业性的企业还是知道本领域专业的含金量的,所以,别怕你选的学校不好,只要专业牛,别人会知道的。比如当时我选择国际关系的时候,本来是准备报考外交学院或者国际关系学院的,后来研究了半年,发现华师在这方面,特别是理论研究上并不差,又是一个城市,所以选择了华师。当然,也有难度的思考。其实,如果选择的学校差别不是太大,还是建议大家选择好点的学校,因为不管你选择哪,你都必须是全力以赴的付出!对于学校的选择不说什么了,看实力和理想了,三本考上985的很多,别怕别人说冷话,只管做你的!

对于专业,不建议跨专业,因为我深刻体验了跨专业的难度。我英语跨国际关系,要不是历史政治地理底子扎实,我估计我根本应付不来专业课,即使很多时候记住了一些东西,但是因为没有本科底子,很难在几个月时间内构建出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有些同学很早就准备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战线长了也难坚持,关键看效果!如果万一要跨专业,需要早点准备,一定要把专业底子搞扎实,不然到后期你会茫然的。至于怎么扎实,专业不一样方法也不一样,要你自己去探索。如果选择好了学校和专业,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稳定!打仗最忌讳临阵换帅!考研也是,那是你选择好的路,别让自己后悔!所以,选好了,就开始吧!熟悉你考的城市学校专业的所有情况,因为这些都是你考研一路上都必须要用到的!城市是你要去的地方,学校是你未来施展舞台的地方,专业是你以后做研究的领域,可以在论坛上认识一些研友和学长,不过靠自己,最踏实!

    开始准备吧:英语,专业课,政治。我们不考数学,所以忽略。之所以把英语放第一,是因为很早以前就听说考研就是考英语,经过今年的英语,更坚信了这点!我想说的是对于任何科目都要信心十足!不管你以前是什么样,只要付出了,都有收获,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就别开始了!我承认,过程中会有很多不自信的思想,但是,还是需要我们调整好,去面对!英语觉得大纲还是必要看看的,这是教训,因为今年我没买,只是看了看,但是考试中有几个单词都是大纲上,但是我只是记得我平时用过的用法,但是放在当时考试的句子里明显不是那个意思,我当时那个悔啊!大纲是一切的根本!别听别人说什么英语大纲没什么看头,那都是忽悠你的!大纲研究好了,就是真题了,模拟题我没做多少,就是做了点阅读,考试的时候都后悔没练够,因为我是真题至上的人,因为这个方法确实最有效,不可否认模拟题的劣质。黄皮书还是比较好的,解释很全面到位,应该够各个层次的人使用了。别的我也没买。下面说说考了今年英语后的教训:第一题,完型,考的很全面,但是有些空还是很考应试技巧的,这个,在最后如果疲惫了,可以去网上找找XDF的冲刺讲义看看,里面的很多方法都是很有用的,特别是你在排除了2个选项后,犹豫不决于最后2个的时候,XDF的方法这个时候最管用!不过还是需要实力做基础。阅读,我最大的体会是,真题完全不够用了!以后考研的一定要开始认认真真地去研读报纸了,不说每天都看,但是一周一份看完总可以。而且不是说泛读,而是精读!整体把握,再深入研究行文规律,关键是习惯外文行文方式!看报纸,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让你习惯英文的行文规律,别的也没什么,模拟题可以看看XDF的一本阅读进阶,还不错。后面的是新题型,这个主要还是技巧性多一些,可以多看看XDF的讲义,基本就可以了!关键还是积累。对于翻译,一般得不了很多分,别太纠结,看看黄皮书上的解释,再看看XDF的拆分组合翻译法就可以了,别的做了也没多大用处,因为出题组根本不想让你得分过6分!尽力就好!作文,一个字,练!今年的notice估计把很多人搞晕了,大作文还好。不管怎么样的题目,还是需要你平时多练习,开头,结尾要重点练习,在基础扎实的情况下,可以练习行文专业化和原汁原味的感觉,但是要好好看看考研作文的要求。专业课对于跨专业尤其重要,要早做准备。当时看着卷子吓了一身冷汗,考的全部是我觉得不会考的,幸好自己考前专门看了那些冷点。所以,对于指定的书一定要研究透彻,第一遍一般是弄清楚整本书在讲什么,第二遍就要注意构建知识点网,第三遍要让自己对于书中任何的知识点都要有清晰的界定和认识,不一定非要记清所有的定义,但是一定在自己心里要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就是要搞透彻整本书,至少没有盲点。跨专业在看专业课的时候会遇见很多问题,这个时候我建议别去急着问,继续往前看,或许你看完了所有的东西,就知道曾经遇见的问题了,如果还不明白,就去问问研友或者导师更好。对于国际关系史,实在是太多,所以没怎么复习好,建议那些某门专业课内容多的同学,最好先按照内容的主线复习,因为内容多了,你会显得无从下手!先把重点高清了,再向四周扩散,这些会比较容易一些,这也是血的教训,当时复习的时候贪多贪全,所有的东西都好好地看了,但是最后的时候发现根本来不及了,所以只能兼顾重点,后来发现要是早点从重点下手就好了,也许这就是庖丁解牛的道理。政治,由于我是文科,底子比较好,高考时候客观题满分,主观题也只是扣了十几分,所以没怎么准备,但是我还是认认真真看了2遍红宝书,对于政治资料,个人觉得红宝书是必备,别的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资料就可以了,目前比较流行的就是张俊芳的2100,陈先奎的2000,任汝芬的序列1234。当时我也是不知道怎么选,最后花了一个下午专门去书店把这3本书的第一章全部看了,总结出来就是,陈先奎的和张俊芳的都是题,超纲的也有些,区别是张俊芳的答案是跟在题目后面的,而且解释的很详细,除了少数题目给的是套话外,陈的书和张的书有70%是重合的,陈的书答案在每节后面,一般没什么详细的解释,任汝芬的序列很全,但是个人觉得一个致命缺点就是,他完全把大纲上面的话改成自己的话了,这对于理解有益,但是对于大题是致命伤!还是建议用用他的题算了,别的没什么价值。我最后选择的是张俊芳的,就是因为她的解析很详细,比较适合,大家还是自己去看看,找出自己的最爱咯。政治重点还是选择,选择做好了,才是上80分的基础。而且复习的时候切忌DIZHI一些东西,这样你根本学不好的。

考研最后阶段,也就是最后半个月,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作息时间,熟悉手感,保持做题感觉。最后半个月,我没早起了,早上7点起来,7点半去吃饭,然后图书馆去,看看不熟悉的地方,做做题,保持手感,别的也没什么做的了,偶尔看看笑话,调整好心态,因为最后的阶段心态方面很脆弱,需要注意调整和保护好自己!考试住的地方要提前安排好,吃的也要注意,考场的地点,考试时间,需要带进去的东西都需要注意!越是最后了,越要轻松,越要注意细节。付出了,总会有收获的,即使只是绝对获益!

2010年初试是在3月9号10号,考试顺序还是政治,英语,专业课两门。首先第一天上午进行的是政治,进去之前一定要带好证件和考试工具。政治考试的时候是第一门,可能大家都有点紧张,不过别太慌,大家都是一样,只不过有人表露出来了有人没有。深呼吸让自己静下来,然后按照监考老师提示的步骤一步步拆试卷,填信息,做卷子,封试卷,上交检查等等。政治选择题在做的时候要注意第一感觉,只要知识储备准确详尽,第一感觉是正确率最高的,实在是不确信的可以做记号,最后再来看。多选的时候一定要看完所有的选项,分析清楚题目要问的是什么。关于政治大题,要有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构架,确保踩到得分点,不一定要回答很多,关键是答到点子上去!因为政治大题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改卷子的时候只看你有没有回答到得分点。第二门英语一般是最难的,考完英语后很多位子在第二天的考试中都是空的,这个时候别害怕,他们走了就表示你的机会更大了,要谢谢那些人。不管考试的时候英语有多难,记住,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要求一题一题做下去,实在写不出先把一个觉得最接近的答案写出来,画上记号,然后进行后面的题。阅读和新题型是抓分的重点,一定要镇静,发挥出水平。最后翻译和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书写,不要慌,翻译分析好句子结构,大小作文看清题目在问什么再构思怎么下笔。这就是第一天的考试,考完后一定别去想,考完了就放下,迎接下一门。第二天是专业课,这两门其实在试题内容上都差不多,只是一个侧重理论知识点考查,一个侧重历史事实的考查。没有客观题,都是主观题,所以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回答技巧的问题。还是和政治一样,不一定非要答多少,但是一定要答到点子上去,就是答到老师想看到的那些知识点上面去。名词解释这样的题型可以答的简练一点,但是内容还是要详细。后面的问答题和论述题就要展开详细的回答或者论述了,必要的时候还要理论结合实际,举出欠当的例子做出说明。总的来说,只要专业课复习的扎实,题目不会太难,关键还是看平时复习的时候是不是全面覆盖了,是不是有所侧重了。

    2010年复试的时候是在4月9号和10号两天进行的,分笔试和面试。首先是9号晚上的笔试。题目是:论述你对当前中美关系的看法。可能大家会第一眼看见这个题目会觉得很简单,因为可以答的方式很多,可以答的内容也很宽泛。我们当时也是这样觉得的,不过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一般的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等等内容分开来论述,因为这样最后不免答出一样的答案。但是这样的答案范围太宽泛,缺乏说服力。既然让我们谈论当前的中美关系,导师一定是想让我们从时事切入,展开论述。这样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展开讨论,切入点也具体,不会陷入空讲理论的窘境。当然,最后也可以加上自己对于中美关系以后发展趋势的个人观点,这应该也属于一个附加考查范围。当时我是从阎学通教授关于中美战略关系的一次谈话说起,说到中美之间的“模糊战略”问题。“模糊战略”是邓小平当时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中美关系因为一些摩擦和问题就放弃了所有的交流,摒弃那种非敌即友的心态。这种战略在那个时代固然是有当时的时代价值的,但是目前,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力量关系已经改变了不少,虽然美国实力仍然远远强于中国。阎学通教授举了个例子,中国就像去商店的顾客,美国就像店主,中国买到了商品,去给钱,美国找钱。这本来是个正常的公平的钱物交换过程,可是中国却总会觉得这是我和美国关系好美国才卖给我的,所以我要和美国搞好关系。这就违背了基本的经济原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本是无可厚非的,却被我们自己扣上了感情的帽子,可人家美国人可能不这么看。可能人家还觉得你好欺负,应该加点价的。这种中国人自己莫名其妙加上去的感情的帽子在很多时候遮住了我们自己理性的眼睛,在很多外交场合,我们本可以取得我们应该得到的利益,却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而丧失了很多利益,阎学通教授给的例子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最后阎学通教授总结了几句话就是:中美目前就是利益关系,不要再用模糊战略遮盖自己应得的利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说到底还是竞争大于合作或者说中美天生就是对手,我们自己不能有任何幻想,要做好任何准备应对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当时我就是从这次谈话切入中美关系的,最后结合当时中美轮胎特保案等等时事阐述了自己对于当前中美关系的一些看法和走向趋势的预测。最后从笔试的分数上看,这样答确实不失为一种可行性很强的方法。当然,这只是一种思路,可以有很多思路值得借鉴。大家可以看看别的专业的学长学姐的经验,国关国政外交学都是一样的题目。关键一点,不要把思想束缚了,一定要有精确的切入点,独到的分析方式和观点,完整的论述。

第二天就是面试,当时上午去院里,首先是抽签。我抽的是3号,就是第三个进去面试,所以很紧张。进去之后,首先注意关好教室门,避免自己受到干扰。接下来记得向几位面试导师问好,然后入座。一般是一位导师看你的个人陈述,一位导师问负责抽签,一位导师负责问问题,另外一位导师负责记录打分汇总等工作。首先第一个是抽签,是让翻译一段100字的英语资料,当时抽的是海湾战争的新闻内容。导师给了15秒左右的时间让我大致看了看内容就开始让我翻译了。这个在翻译的时候最好把握好大致内容,弄清楚英文资料里主要传达给你的是什么信息,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细究每一句话的翻译技巧问题,这个要靠平时锻炼,如果有遇见不熟悉的单词不要慌,可以根据这一句话的整体意思去猜测这个词汇的意思。第二个程序就是用中文回答专业课问题,也是抽签。当时抽的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著作,主要观点。当时有点紧张,头脑一下空白了一段时间,但是这个时候别慌,缓一缓,导师不会催你催的太紧的。镇静下来后,认真构思你要回答的专业问题的思路,组织好语言,大概15秒后导师就会要你开始回答了。如果实在太紧张,也可以问一问导师,导师会给出一些提示的。面试的时候总之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定要展现出自己的综合实力,把最好的自己展现在导师面前!

我想,这些经历都是很多师兄师姐共有的,现在只是用个人的表达方式陈述了出来。目的只是希望学弟学妹们在你们复试的时候能够有所借鉴,做好充分准备去面对你未来的师长,朋友们,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最后,祝愿明年你们也可以漫步于桂子山上,陶醉于桂花香中,做桂子山真正的主人!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719f1d010114fm.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19:5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