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文:行政权力人格化--欢迎砖头!!!(第1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0 11:4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结束
下面是我大二时的老文章 是行政学结业的应景之作
我贴出来欢迎高手批评......
乌托邦抑或借尸还魂?
------浅谈行政权力性质与人格化理论

【内容提要】权力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行政权力在现代社会有无人格化的趋势和人格化的必要这已经成为学界热点话题
    但是一个鲜活理论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并将对他所依存的时代施以影响
    并不是学者在生造的词语游戏中的想当然或者是没落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借尸还魂
在经过语义分析、历史分析、效用分析和制度分析
    笔者认为现阶段不宜提倡行政权力人格化                                                                                             
【关键词】 权力 分析 人格化

缘起 : 权力与人格 行政权利与人格因素
权力是一个永恒的概念
是构成ren类社会制度秩序与稳定的基石
    人类的历史就是权力衍生和嬗变的历史
    它小则见诸于坊间交际
大则关系到国计民生以至影响到世界文明的走向
    解读权力就是解读人类社会自身
这也就成了无数学人为之皓首穷经的目标
    人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也是人在纷繁冗杂的社会中对自己的定位
认识到人格的重要性的是人类个体自我意识的勃兴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上盛行的民主化进程及人权运动的推进都是人类人格意识觉醒的重要成果……
  毋庸质疑
权力与人格都是人类认识图景中的重要部分
那么权力与人格的关系何在呢?行政权力的人格化是一些学者竭力提倡的学术研究方向
    他们的观点大致是: 作为权力重要部分的行政权力与个体人本无关系
    但是个体人一旦行使了一定的行政权力
    被行使的权力就有了人格属性
    即行政权力人格化 在这种行政管理活动就有了属人色彩
是行政管理活动走向人性化和现代化的进步
    行政权利的人格化理论听其来似乎颇具道理
不但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相互印证
而且与日前盛行的人本管理、柔性管理及很多时兴的管理理论都可以内在相联系
    但是个体行政行为人与权力的联系真的就是如此简单么?行政权力人格化的前景真的如此光明并将福泽人类么?笔者将从以下角度试析之……


语义分析 :何谓权力 人格 人格化
“概念是思维的一种形态
反映事情的本质或特征”[ 1 ]
    但是不论是学理上还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是重要的原则性的概念
人类越是无法认同一个内涵与外延一致的概念
种种学说的分歧很多时候是学说内部对同一概念内涵上的分歧
而人们认识上的飞跃往往从对元概念[ 2 ]的全新解读开始的
囿于自身学问水准、价值立场和研究路径
    历代的学者对于权利的属性和本质特征的见解也就众说纷纭
    (虽然各派对权力的阐述和体系观点各不相同
但是对于权利的范式相当一致 )笔者在此不惴浅薄
试图在权利学说的丛林中找寻一条为各家所认同的认知路径
    在权利学说的基本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对权力主体性质进行探讨
以图探明权力主体有无人格化的趋势
    及这种趋势对人类社会利弊关系
    现在把基本概念的含义归总一下:
权力 (power) 意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现代汉语词典〉〉1048页)支配自身及在可能基础上的支配自身外事物的能力
    权利分为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
     公共权利分为社会权力和政治权力
    社会权利着力于解决全体人民公共福祗和不必政府力量可以解决的社会事务
    而政治权利可以划分为立法权力、司法权力与行政权力
    人格(personality)
是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人格化
既是对非生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它具有人的思想行为和感情(〈〈现代汉语词典〉〉1061页)
    行文至此我们明显发现到前述学者行政权力人格化观点的一处明显失误
即是他的理论名称-----前引的学者说法是人与权结合而体现人格化
    但人格化指的是非人的事物自身显现出的人的行为特征
是事物自身的属性
而不是人与事物结合后的属性

历史分析 :行政权力的嬗变
“人是生而平等的
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
    ”[ 3 ]枷锁即权力对个人制约
    给予这个枷锁的不是别人正是人类自己
    在人猿相揖别的过程中
先民们凭借在人类社会伊始的协作精神共同抵御来自外界的生存风险
为了自身生存他们让渡了对自己能力的支配权
集聚众人的力量来完成单人无法完成的事务
由部落首领领导大家进行公共事务(狩猎、采集、战争等)这样权力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开始而开始
原始社会人人平等
个人权力的让渡不是让渡给个人而是让渡给集体
并由集体决策的代表行使共同权力
    这种共同权力就包括日后行政权力的雏形
所以说行政权力天生是公权力而不是由私人创造并占有的
    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
财富的剩余
阶级的出现
社会层级开始分化并呈复杂化
部落首领出于私利攫取公共权力并世袭权力
于是私人据有公共权力
                                                      
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以国王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利用行政权力强化和维护他的统治
把行政权力当成维持其统治的工具
    这种行政权力是高度集中的是不容监督和否定的
因而在公共权力中行政权力高度发展
虽然在私人支配公共权力的过程中
为了稳定统治
统治阶级及其代表成了部分公共利益的监护者
    但是从整体意义上讲
行政权力成了个人牟利的工具
压制了其他政治权力的发展
    公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资产阶级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家以自由、平等、人权为信条
建立了以权力的制衡为特色的政治文明结束了
公共权力的私人世袭占有制
并且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互相牵制又互相依托
    用宪政形式对政治部门的权力进行了规制
    力图实现对三部门权力行使的控制
最大程度上保障公共权益和公民身心的独立与自由
    三权分立在本质上还是代表了剥削阶级的利益
但是不过是决策制订的程序上和具体运行上更体现了民众的诉求和利益
当然这种进步是相较与前面社会而言的
但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表明了人们现代权利意识的觉醒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文明必须要与所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政治文明的先进性更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作为一个先进的社会架构
社会主义制度有能力有义务实现给为实际的
更大程度上的自由
    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建立一个务实的先进的政治架构
它经济就无法取得持续的发展
社会进步的活力也就被落后的行政体制扼杀
这不是危言耸听

效用分析:行政权力人的选择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个人(包括独立主体地位的组织)都要追求自己的利益
实现自身效用价值的最大化
但是源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
每个社会群体都要凭借自己的资源选择进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活动
由于人类社会角色的复杂性
他既可能公共管理部门权力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追求物质资料丰富化和社会认同者
那么当行政权力成为一己专利的时候
作为个体人都具有的趋利心理就会驱使着行为人利用手中的权利牟求私利
    “所有权力都易腐化
绝对的权力则绝对地会腐化
    ——阿克顿勋爵”[7]当行政权力成为个人的私器时
    它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又何以保障呢? 行政权人与行政权力机构的价值取向是不相同的
    社会活动调整的泛政治化和泛行政化为权力腐败提供了温床
现在把经济分析应用到政府生活中:由于私人可支配公共权力去获得属于个人的利润
交易费用小且机会成本低
再者行政权力拥有人可以把手中的公共权力作为获取利益的资源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
    对职权待价而沽
将手中的权力为出价高者谋取利益
    这种“权力寻租”现象是腐败的重要表现
    抑制公平的竞争控制资源能力的不平等会损害政府的威信
破坏社会体制的正常运转导致社会失范直至社会崩溃
    对于行政权力人格化的追求会影响公共权利体制的运行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在经济市场上个人的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个人选择
通过市场的公平交易
可以导致“自然秩序”的产生
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政治市场上在政治权威制度下的个人选择
却有可能导致政治腐败
诱发权力寻租的活动[ 8 ]
如果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无法合理配置资源
最终阻碍的将是社会整体利益
    个人行为指导下的行政权限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不符合公平与效率这一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9]
     


制度分析:行政权利人格化的现实中国?
制度
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
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体系
    在现阶段研究权利的人格化趋势是不能脱离国家的体制而存在的
    在中国目前的发展状态下是否有实现人格化的社会资源和施行的必要性呢?似乎没有
    广义上人格化管理(组织管理
公共管理
工商管理
    人事管理)必须要有以下的条件
    管理成员的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能够胜任人格化的要求和以社会的物质资源的丰富程度为其可能性
    组织管理的发展状态和管理任务的需要着力于人格化为其必要性
    公共管理特别是行政管理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发展不是于自我愿望来衡量的而是对管理对象的协调与映射
    中国目前更需要的不应该是行政权力被人格化
恰恰相反
是行政人员行为的法治化和程序化
严格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
行政权力的人格化更要把理论置于中国实际的社会习惯和民族习惯上来考虑
    在中国这样一个充满了浓郁人治和专制传统的国度里我们用什么严谨缜密的监察制度和科学审慎的培养方式才能让行政者杜绝血缘、亲缘、地缘对其行事的干扰[10]任何一个国家的行政理论和管理思想都是这个国家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产物
     我们国家管理体制目前的中心任务是建立一个法治化的科学的行政体系
    这个法治就是把政策的制订与执行上升到固定不以个人一直为转移的形式
就是摒弃人治
    而行政权利的人格化却增强了决策的人为因素
很难避免人治出现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行政机关执行的是公共权力
考虑的是公共的利益
    行政权力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力是与人民切身命运相关系的
它并非是行政机构对组织内部管理方式的调整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结语 : 由已然向应然的历程
人格化管理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
    如果有这样的社会资源
有管理的必要性
我们自然要提倡权力人格化
而且不仅仅是行政权力的人格化(这当然不是想当然的
谁行政谁就把个人的意志行政化的所谓“人格化”)
    如果一个国家个人的权力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伸张
立法和司法制度没有得到正常的运行
政治权力不能得到基本的制衡
在公共事务管理泛行政化的条件下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这样的人格化不要也罢!没有他反而少了破坏公共利益的敌人!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社会转折时期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浓厚人治传统的社会里
我们的研究也要理性而务实
就像实现共产主义的是我们要奋斗几十辈的长远目标
完美的行政管理人格化也远非几代人就能完成的
我们可以畅想共产主义社会如果有行政管理的话
也许是人格化的管理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我们问题的视角应该关注于迫切的问题
我们公民的权力提高
推进政治的发展
经济转型……
在马克思的墓碑上篆刻着这样的字句:古往今来的哲人们总是千方百计的以各种方式来解释世界
但更重要的
在于改造世界......


[ 1 ] 宋文坚 :《逻辑学》 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P345
[ 2]一个学科初始的基本的概念例如“元哲学” “元法学”
[ 3 ]参见卢梭《社会契约论》 第一编 第一章 P5商务印书馆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4 ]参见 同上 第二遍 第四章<论主权权力的界限>P36`~``37页第八九章
[5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古希腊 柏拉图 第九卷 P350----400页 对理想国家领导之描述
[  6 ] 转引自F A.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第十四章  物质条件与理想目标  北大bbs电子图书
[ 7 ] 《经济学》第十六版 萨缪尔森 华夏出版社 1999 P81----90页
[ 8]    参见 〈公共管理〉  汪玉凯 主编       中央党校出版社
[ 9]〈政治中的人性〉[英]格雷厄姆. 沃拉思 著 P130-----P15商务印书馆
[10] 详细参见《乡土中国》一至四章 费孝通  三联书店1988年
地址:http://bbs07.newslist.com.cn/t673224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cgneng1979
注册时间2004-10-25 TOP 沙发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4-11-5 18:52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很好呀!虽然我不是学行管的
但还是支持你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有雪来思£
注册时间2004-11-5 TOP 板凳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4-11-5 19:23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给点意见吧 我才注册
所以把这个老东西拿出来做见面礼的.当初教我我行政管理的老师特无耻
没什么本事还自命不凡
他说的行政管理人格化在我看来不过是人治和腐败披上了一层摩登的皮囊而已
骨子里还是"中国特色"的那些东西.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myf917
注册时间2003-4-5 TOP 4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4-11-5 21:12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论坛需要有分量的文章支持
   鼓掌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北北06
注册时间2004-10-5 TOP 5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4-11-6 22:03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引证的功夫浅了点
有点拉大旗做虎皮的味道.但是思路还算清晰而且独到
问题是对于权力的界定还缺点层次化
各个研究工具学科的应用有点浅尝则止.抓住一门就大有可挖的.已经用了效用分析了为什么不联系一下公共选择理论
说点寻租啥的 不是更过瘾?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hhn2005
注册时间2004-9-13 TOP 6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4-11-6 22:05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高深
文章结束
佩服佩服
各位的确是大侠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北北06
注册时间2004-10-5 TOP 7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4-11-6 22:08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呵呵 是小虾而已 我刚才看到公共选择了 刚才说他没用有点错了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yu01211yu
注册时间2004-11-4 TOP 8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4-11-7 08:39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老兄
辛苦了 !

谢谢 啊 !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liushuiyilian
注册时间2003-9-28 TOP 9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4-11-7 16:30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不错
我也是学行管的
不过没有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丹麦丑小丫
注册时间2004-11-6 TOP 10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4-11-9 19:30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你考哪所大学?有机会交流一下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有雪来思£
注册时间2004-11-5 TOP 11楼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4-11-10 21:22 只看该作者 文章开始文章结束
呵呵 我考北大法学院  我不怕死 跨了就跨了 呵呵 还交流么
※ 来源:国际关系论坛(存档) bbs07.newslist.com.cn

查看详细资料TOP

zhou7zhou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8 00:27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