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食品生产违法成本过低 监管问责远未到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5 17: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题:市场观察:中国食品生产违法成本过低 监管问责远未到位
  中新社记者 刘长忠
  餐桌上的馒头碗里的肉,无论身份高低,均为维系每一个生命所必须。“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国务院总理温Jiabao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到了何等严重地步。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一些单位或个人之所以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置社会大众生命于不顾,唯利是图、以身试法,盖缘自犯罪成本太低,被罚没或治罪的代价,远远低于其违法行为所带来的丰厚利润。
  市场经济以诚信为基础。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首先暴露出企业诚信的缺失,其次也反映出相关执法部门的监管缺位。
  有专家指出,从业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看,虽然部分人员确存失职、渎职行为,但法律法规对于如何判定监管部门是否履职到位,则缺乏明确界定。每次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监管部门“理直气壮”地把矛头指向“肇事者”,但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失职却易被忽视。可以说,中国对失职、渎职监管者的司法问责远未到位。
  今年3月,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和相关职务犯罪活动的通知》,要求从司法层面加大对国家公职人员在食品安全领域失职、渎职犯罪的查处,明确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者和执法者要有司法问责。舆论认为,这将有助于提高监管效力,遏制食品领域里的不法行为。 相关阅读:
2011.04.17
2011.04.13
2011.03.10
2011.01.07
2011.03.04


推荐微博: 蔡奇 贺卫方 杨学林律师 陈有西 徐昕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0:5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