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5月24日 多云转小雨
上午10点钟终于等到了北京方面的电话,:今年不可能被录取了,不要再对北京印刷学院抱有希望了。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可是一股怅然的失意仍然倏地从心底升起,一下子渗透全身。伴随而来的是更加强烈的愤怒与委屈。辛辛苦苦地努力学习了两年,难道这就是上天给予我的回报吗?或许我真的与读研无缘?这难道是天意?哈哈哈。。。我仰天狂笑,笑出了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啊,失落?无助?委屈?无奈?亦 或是愤怒?不!不!这是嘲笑的眼泪,是悲哀的眼泪,为我自己,也为很多的考研的朋友。我笑这种不公平、不敢大白于天下的黑暗录取制度,我悲像我一样一年又一年辛辛苦苦考研的朋友们。
我忍不住要说了,说出我自己这两年来的考研辛酸,说出辛酸考研经历的黑暗与不公平。否则,我快要被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了,我快要疯掉了!!!
我的考研基本情况:
两次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印刷学院传播学专业。
2004年通过同学(2005年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毕业)介绍了解到北京印刷学院传播学专业。
参加2005年1月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384分,因英语失误未能考上;
参加2006年1月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425分,复试通过,但因同等学历加试中国新闻传播史故意被判46分不予录取。
2006年1月参加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情况
初试成绩:政治 69 英语 77 传播学148 写作与出版基础131 总分:425 初试排名第二,
复试成绩76分(60分为及格分)。
以下是我被北京印刷学院以加试一门不及格为由故意刷掉的经历。
我叫肖建霞,是一名**党员,我以我的党性及人格保证下面我所说的话都是事实,绝无半点虚言。
我是参加2006年北京印刷学院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名学生。
我的考生编号是:100156111500248
初试成绩为:英语77 政治69 传播学148 写作与出版基础131 总分425 初试排名第二,复试成绩76分最后总排名第四(学校今年招30人,10个公费名额)。但一门加试被故意判不及格不予录取。
4月22、23日,我参加了北京印刷学院组织的复试及加试。
4月27日下午,我接到研究生部高老师的电话询问我的毕业证书编号,并告知我已经基本录取,没有什么问题。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又接到一位张老师的电话通知说我的一门加试(中国新闻传播史)只有46分,不能录取。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一下子懵了。我不相信会是这样,因为我在加试后对了答案,自信做得不错。我马上给我的意向导师张志林老师打了电话请她帮我问问具体情况,后来张老师回复已经问过分管老师,说已经上办公会被录取,研究生部搞错了。我再次打电话给研究生部,回复是:的确是46分,根据规定不能录取。张志林老师安慰我不要着急,说明天让阅卷的张新华老师过去再看看试卷。
4月27日晚,我连夜坐火车赶往北京。
4月28日上午,我赶到研究生部。杨平老师给我重新算了一下分数,总分没有加错,可是我认为老师改卷有问题。这里需要补充一下,加试的中国新闻传播史试卷是张新华老师出的题目,全部是主观题,一共三个部分:四个名词解释(20分),二个简答题(40分)和一道论述题(40分)。而我的名词解释被扣去6分,得14分;简答题第一道被扣去15分,得5分,第二道被扣去8分,得了12分;论述题被扣去25分,只得15分,共46分。我对过答案后认为老师对我的试卷判卷过于不公。
杨平老师说张新华下午才能过来。我中午一直在研究生部等张新华老师,带着书本及新闻传播史笔记,希望听听他是如何判卷的。
中午终于见到了张新华老师,他在听了我的基本情况,得知我是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印刷学院的学生,并且初试成绩425分排名第二时,说了一句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话:“我改卷子时看到你的卷子上标了个19号,我还以为你的调剂生呢。”(补充:传播学专业今年招收30人,但第一志愿上国家线考生只有16人。)我立刻明白了,学校是要在加试的同等学历学生中刷掉人,这是提前安排好的,而我成了预定的被刷对象。另外:为什么我的试卷上会标有19号,这不是研究生部在作弊又会是什么?我把书递给张新华老师,他对照过后说我的答案要点都有,但展开太少,属于“骨头多肉少”等等。我明白这完全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只说我觉得自己的答案与书中相差不多,不可能与书上一模一样,希望老师能够重新阅卷,因为我已经辞职考了两年北京印刷学院,这次本来是可以公费录取的,因一门加试不通过,我就没有学可上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他拒绝了,并说即使有问题,也需要几位老师对我的试卷进行论证,这样太麻烦,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后来张新华老师说下午有课,就离开了。
我不甘心,下午一直等到张下课,再次表示能否帮我争取重新阅卷,因为我两年的辛苦落得如此结果,实在难以接受。他说:“你要是提前来找找我,看看你的笔迹什么的,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现在分数已经出来等于已经宣判,没有办法了。”我当时不敢相信这是从阅卷老师口中说出来的,我想是不是因为有其他的学生提前找过他,而我没有就被故意刷掉了。接着张新华老师又一次提到改卷子时看到我的试卷上标有19号,以为我是调剂生。我当时问他“如果我的试卷上标的是16以前的号,你是不是就给判及格了。”张新华老师当时没有回答。
张新华老师离开之后,我又想到还可以去找分管招生的曲院长,向他反映这个情况。一直等到下午将近七点只见到了学院办公室的马老师和蒲院长,他们告诉我明天一早曲院长会到办公室。
4月29日,早上六点我到曲院长办公室等他。到七点半左右,我终于见到了曲院长,他在认真听了我说的情况后,表示会和研究生部联系,让我下午再去找研究生部的王益民主任。
中午一点半,我找到王益民老师,她说数据库已经上报了,实在没有办法。并说27号研究生部的张老师不应该马上告知我和另一名加试没有通过的学生,说她本来不愿意看到第一志愿的学生被刷掉,如果我们没来,这件事情没有被公开,她还可以做做工作,把分数提上去,这下不可能了,改卷老师肯定不会承认自己阅卷有问题,也就不可能把分数改及格,现在只能调剂了。我苦笑:暗中改分?调剂?明天就是五一假期了,这么晚告知我了这么一个结果,我还有学校可以调剂吗?我向王益民老师反映了张新华老师所说的判卷时看到我的试卷上标有19号,以为我是调剂生这一事情,王老师没有能够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王益民老师又说,她也知道主观题的评分,一个老师可能给100分,另一个老师可能给20分,并且这件事已经公开了,改卷老师肯定不会承认自己有误的,这样的话他等于自己打自己耳光。欢迎你来年再考这个学校,并表示不要将这个事搞大了,这样对我不利。当时我再次要求王老师,能否拿一份60分的试卷与我的作比较,她当即说不行,查卷也是纪委监察部门来查。这一下倒提醒了我,我没有再说什么,离开了北京印刷学院。我已经下定决心向学校上级部门反映这件事情,要求重新判卷。为什么学校自己老师所做的不公平的事情不敢承认,而让一个无辜的学生来承担这个失误的恶果,他们难道不担心影响自己为人师的形象吗?不担心为北京印刷学院抹黑吗?
4月29日晚,我怀着对这个学校的失望与绝望的心情踏上了回郑州的火车。我给张志林老师发了短信,表示家里人和我都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我要向上反映情况。她回复,希望我不要感情用事,并说学校不愿招专科生,这样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会有难度。可是,学校的招生简章上没有规定专科生不能报考。这样做就是研究生部所谓的公平吗?
4月30日回到郑州,我思考再三,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及纪检监察部门反映这件事情的内幕,因为这已经不是关系我一个人一生前途命运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个考研学子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我一定要揭露出院校在研究生录取工作中存在的黑暗、弊端与不公正,为了千千万万名学生不再遭受这样那样的不公平竞争,为了中国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我要尽一份绵薄之力。我要大声呼吁,请您一定重视这样的事情,希望在您的关注与帮助之下,不再发生如此不公的事情!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件事情的整个过程中,我非常感激张志林老师,她是一名在学术上积极钻研的人,是一个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人。虽然无力改变什么,我仍要再次感谢她为我争取公平学习机会方面给予我的莫大帮助。
总之,我有六点申诉:
第一, 我的试卷上标有19号,被张新华老师认为是调剂生而判了46分。在学生试卷上标号说明研究生部在其中作弊。而这一情况研究生部的老师始终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第二, 4月28日下午,张新华老师所说的如果提前找找他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这说明张新华老师在判卷过程为提前找过他的学生作弊。
第三, 我的意向导师张志林老师在给我的短信回复中说,学校不愿招专科同等学历学生,担心以后的培养有难度。但是国家规定同等学历学生可以报考硕士研究生,并且北京印刷学院的招生简章上也是允许专科同等学历学生报考的,为什么却在复试加试过程中故意淘汰专科生?
第四, 研究生考试是竞争考试,是为了选拔优秀学生,可是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部的择优标准又是什么?
我虽是专科同等学历学生,但我不断积极进取,在大学期间表现优秀,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初试成绩425分排名第二,复试后总成绩排名第四,本可以公费录取的。只是因为我是专科同等学历学生就不能公平参与竞争吗?
第五, 根据研究生部的王益民老师所说,专科生中最后只招了北京印刷学院本校的学生班子嫣,这不是明显的歧视外校考生吗?
第六, 在事情的整个过程中,明显体现了对外校专科同等学历考生及调剂考生的不公平,这就是研究生部杨平老师所谓的公平吗?
感谢您的关注!
希望您能得到您的理解与支持!
肖建霞
Email: marciaxjx@yahoo.com.cn
QQ:46805796
注:在我回到郑州以后,家里人费了气力在北京找到朋友到学校找校纪委重新查卷,可是老师仍然不给重新判分,仍旧答复:加试不及格,教育部规定不能录取。可是我的不及格是由学校故意安排好的,这又由谁如何来规定与限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