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读卖新闻》3月23日报道】题:中韩试图通过援日抗震改善对日关系
中韩两国向遭受了特大地震灾害的日本伸出援助之手,试图以此来改善和发展对日关系.不过,在领土等问题上,中韩两国把它们与援助区别对待,采取了不退让的立场.
中国外长杨洁篪19日出席了在京都举行的日中韩外长会谈,表示将加强对日本的援助,希望日本尽快实现灾后重建.杨外长的讲话体现出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此次赈灾重建因撞船事件而扭曲的日中关系的态度.
中国急于改善对日关系,目的之一是为了平息国内的反日情绪.此外,中国改善对日关系也是为明年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做准备.据日中关系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希望实现日本皇太子访华,以便在改善对日关系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中国方面认为,救灾行为是任何人都能接受的,即使在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报注)和东海油气田问题上无法做出让步,也可以成为一张迫使日本软化态度的外交牌.
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金星焕19日在京都也承诺将竭尽全力提供全面援助.不过,预计本月末日本初中教科书的检定结果将公布,届时围绕竹岛(韩国称独岛--本报注)问题,韩国舆论有可能发出抗议.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21日报道】题:危机提供了与日本加强关系的机会(记者格雷格·托罗德发自东京)
本周末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外长会议凸显了日本危机后中日强化关系的可能性,但也显示了东亚邻国的分歧.
陷入困境的日本官员昨天热情提及了在京都举行的这次会议,中国外长杨洁篪与日本新任外务大臣松本刚明举行了双边会晤.
杨洁篪对日本的遭遇致以诚挚慰问,并表示愿进一步提供必要援助.日本发生了9级地震、海啸和核危机,是该国自二战以来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他还邀请日本首相菅直人和松本刚明今年访问中国.
但是,当松本刚明提出立即就共同开发有争议的东海气田问题重启对话时,中方没有作出让步.共同社报道,杨洁篪说,必须首先创造有利于这一对话的氛围.
日本官员反复强调,会谈热烈坦诚,没有敌意--与仅仅几个月前的两国关系形成鲜明对比.当时日本与中国在有争议的钓鱼岛附近发生了撞船事件,日本逮捕了中国渔船的船长.两国间的紧张关系促使中国总理温Jiabao取消了在去年10月东亚峰会间隙与日本首相菅直人的正式会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