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这些天,湖南省株洲市人大主任姜玉泉代表反复阅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这些年,我们株洲和其他地方一样,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程度越来越高。”
3月10日,湖南代表团驻地,姜玉泉打开话匣子,说起他所亲历的一件件决策背后的故事。
2009年,株洲市启动城建“四大工程”,设计方案全部在网上公开,群众可通过网络、市长热线、电子信箱等途径发表意见建议。
涉及全市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要事先征求群众意见、向群众公布相关内容,已经成为株洲市近年来的习惯。姜玉泉说,决策越民主、越透明、越公开,群众的支持度就越高,集纳的智慧越多,工作进展也就越顺利。
“株洲曾有一个老版本的‘株洲精神’,叫‘创业争先、开拓奉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感觉这个版本的内容有些不太适应了,应该与时俱进。”
2009年7月,株洲市决定利用各种渠道征集市民意见,一场关于“株洲精神”的大讨论由此展开,姜玉泉被临时安排具体分管此项工作。
“大讨论历时10个月,征集建议数量达几十万条。”姜玉泉说,通过多方征集,各方讨论,发现有接近一半的建议,都集中地提到了“火车头精神”。经市委决定,人大常委会通过,“火车头精神”成为新时期的“株洲精神”。
“我们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让人民满意。因此,只有让群众参与到决策中来,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决策科学,不瞎折腾。”姜玉泉说。 推荐微博 张春贤 民生建议回复 蔡奇 胡坚 林炎志全部收听 相关专题:
声音]] 回应]] 建言]] 观点]] 花絮]] 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