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中国给予公民国家支持自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8 10:5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英国《泰晤土报》网站3月3日文章 题:中国为何寻求借用罗马权力?(作者利奥·刘易斯)

  在昔日罗马帝国时代,如果某位罗马公民发现自己处于困境,他说“我是罗马公民”,给他麻烦的人就会吓得发抖。这一半是恫吓,一半是威胁。这几个简单的字眼震耳欲聋,表达的是一个强大帝国的公民必定得到的权利、保护和特别待遇,无论他们身在何方。这也表明,强大国家的公民随身携带通行全球的保障和不言而喻的威胁。

  中国在利比亚乱局中的行动暗示,这个全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或许想(谨慎地)给予本国公民类似的东西。或者至少说表面看来如此。

  国防分析家说,一艘中国护卫舰本周到达利比亚附近海域的事实也许意味着世界对北京的看法开始出现巨大转变:这个国家正努力弄清楚在把商业触角伸遍全球的同时如何保护本国的公民和利益。

  总体上说,北京转移本国公民脱离危险的行动快而有效。中国政府可不觉得自己能担负得起相关的国内批评,决断似乎在眼下也发挥了作用。




  但是,如果没有别的问题,几周来的情况表明,作为全球化者的中国需要制定的应急计划远比这个国家以前想像得要详尽。

  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利比亚发生的事件表明中国劳工在世界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仅仅几天,中国就把3万多人撤出利比亚。

  非洲与中国的贸易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或许将吸引数十万中国人来到十几个可能发生动荡的国家。问题是,中国下一步怎么做。分析家说,如果当真打算让本国公民穿上强大国家的“盔甲”,中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国人的生命不便宜”这种简单的信念意味着行为、战略和计划要发生结构性转变。中国对“三不”原则(不军事结盟、不在海外设军事基地、不干预别国内政)的坚持可能在利比亚受到考验。

  国防领域的消息人士说,利比亚事件应当已经大大加快北京关于如何在民用和军事两个层面采取行动的争论。这场讨论的核心是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准备改变政策,让中国劳工在逃离垮掉的非洲国家时说出“我是中国公民”,就像古罗马人说“我是罗马公民”时那样感觉到国家支持的、光荣的自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7 18:4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