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双宁:“适度从紧”应为货币政策常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8 10:0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商报讯   与其他银行高管提交的“两会”提案不同,全国政协委员、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提交了一份更偏向宏观货币政策的提案,建议“稳健”和“适度从紧”应该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常态选择。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国内的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从中不难看出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防范通胀风险的紧迫性。而国内的货币政策也经历了波段式的变化,从1997年的“适度从紧”变为“适度宽松”,现在又逐渐偏紧。
  对此,唐双宁这样形容,国内货币政策实施的历史表明,松后必紧,紧后必松;小松小紧,小紧小松;大松大紧,大紧大松。
  “但是,‘适度宽松’的‘度’却不好把握,所以‘稳健’、‘适度从紧’两种模式应该成为货币政策的常态选择。同时应该审慎用‘从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除非万不得已,不可采用‘宽松’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唐双宁建议道。
  此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除了国外“输入性的通胀”,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进一步推高了国内的通胀压力。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流动性。
  “稳健”及“适度从紧”则属于中性政策,比“适度宽松”有所收缩,但是不会明显地收紧,这样具体操作起来也更具有灵活性和应变性。相关分析人士表示,“稳健”、“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更能有效地控制信贷增速,从而降低银行业的风险。
  经历了2009年的天量信贷后,银行业的信贷风险也上升到一定高度,信贷投放的速度依旧惊人。但今年货币政策回归“稳健”以来,监管层对银行信贷投放的严格管控,令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较前两年明显收缩。央行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04万亿元,同比少增3182亿元。专家普遍认为,首月新增贷款回落到调控范围之内,政策调控效应显现。
(责任编辑:null)
北京商报VIP
288粉丝
关注
财经要闻
1361粉丝
关注转发到微博

分享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3:4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