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3月7日14时30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请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谈“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请问谢部长,今年中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请问谢部长今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和侧重点将有哪些变化?谢谢。
[谢旭人]谢谢你的问题。今年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中国政府在全面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大家都知道当前世界经济尽管在逐步复苏,但是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还存在。我国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些影响,还需要必要的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我们近几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加了公共投资,所以有不少在建的项目还需要继续增加投入。
今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有计划地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这些都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所以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谢旭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尤其要把握好五个方面
[谢旭人]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而且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今年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尤其是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或者是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要继续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国家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补贴,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
第二,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薄弱环节。今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增加以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加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一些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安排好这些公共投资,既扩大内需,也为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进一步完善调整有关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发展以及引导居民的消费。今年要继续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的基金,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等等。
第四,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在安排今年国家预算的时候,始终把握这一点。压缩一般性的支出,重点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出,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以及科技创新,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五,要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今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继续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加快建立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地区区域发展。尤其是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1年财政预算赤字比去年减少1500亿元 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
[谢旭人]今年我们在财政收支的安排上也体现这样的要求。今年财政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预算赤字比去年减少1500亿元,全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去年是2.5%,今年可望进一步下降到2%左右。与此同时,在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更大的工夫。
谢旭人:增加供应规范收费稳定物价 增加对困难群体补助
[谢旭人]按照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一要求,我们在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大力支持和促进诸如粮食、棉花、蔬菜、糖料、肉类、肉禽蛋奶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进一步清理、规范流通领域各种收费,进一步做好促进化肥、农药、薄膜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价格的管理,促进增加这些方面的供应。
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做好进出口产品的调剂工作,做好国家储备、收储以及实时的供应工作,努力保持市场物价的稳定。同时根据财政的职能要求,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增加对诸如城乡低保户、困难的学生、五保户对象的生活补助,使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因价格的上涨而受到影响。
同时,切实加强财政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促进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谢谢。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请问谢部长,在您刚才的谈话中,您强调要改善和保障民生,实际上在国家财政这个蛋糕越做越大的时候,老百姓对国家投入民生的关注度、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今年在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财政部将有哪些措施呢?谢谢。
[谢旭人]今年中央财政将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大力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一共达到1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2963.5亿元,增长16.3%,医疗卫生支出1727.58亿元,增长1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14亿元,增长16.6%,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030亿元,增长34.7%。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支出374.4亿元,增长18.5%。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前面讲到的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是指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补助,它的大头还是从社会保险基金里开支的,财政给它一定的补贴。加上社会保障基金的开支,一年的支出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2011年民生开支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和基层财政70%多
[谢旭人]今年我们对农业、水利、交通、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支出也有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这部分由地方政府作为收入统一进行安排,纳入预算,大部分也是用于民生方面的开支。这几个方面加起来算,中央财政用于民生的开支,今年将会占到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从全国来说,特别是基层财政,一般用于民生的开支要达到70%—75%。
集中力量做6件大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实惠
[谢旭人]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概括起来就是要集中力量做一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哪几件大事呢?一是今年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生均基准定额,继续实施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以及免费发放教科书等政策。要努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要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改造计划,健全普通高中、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对中小学的寄宿制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
第二件大事,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水平标准从去年每人补助120元,今年要增加到200元。将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标准由去年每人15元提高到今年的25元。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大城乡医疗救助的力度。
第三件大事,要大幅度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推进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的建设,以及城市、林区、垦区、矿区、棚户区的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其中今年要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以及改造的棚户区是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是150万户。
第四件大事,要支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范围从去年约24%的县要扩大到今年40%的县,并且要将试点地区城镇没有收入来源的居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要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平均按照去年实际水平提高10%左右,大体上每个人一个月增加140元左右。要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优抚对象,五保户等人员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第五件大事,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优先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保障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第六件大事,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要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防治山洪、泥石流等一些灾害,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国家的预算安排,抓好这些大事,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保障水平。谢谢。
2010年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同比增长106.2% 存五方面原因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请问谢部长,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已经达到了2.9万亿元,这是否意味着土地财政现象更加严重了?未来的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政部将采用什么样具体的手段和措施改变土地财政很严重的现象?谢谢。
[谢旭人]去年全国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是29397亿,同比比上年增长106.2%,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较快,我们分析大体上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土地供应规模大幅度提高,因为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为了增加对住宅建设用地的保障和供应,国土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土地供应量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去年全国土地供应总量达到42.82万公顷,同比增长34.2%。这是去年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比较多的一个基础性的原因。
二是土地招拍挂出让的比重上升。目前土地出让有几种类型,对公益性用地是划拨的,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等采取划拨的办法,只收取一部分土地出让的成本费用和转移性费用。还有就是招拍挂,大部分是商业用地、商品房的用地。去年在全国土地供应总量当中通过招拍挂形式出让的土地25.7万公顷,大体占土地供应总面积的60%左右,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相应的招拍挂以及协议出让土地的收入达到2.6万亿元,占所有土地收入当中的88%,因为是招拍挂,土地收入按照招标拍卖挂牌最后的结果来取得。
三是全国地价总体水平上升。大体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城市房地产比较兴旺,对土地需求量也大。另一方面,土地转让本身的成本也在上升,主要是征地拆迁补偿成本的上升,对土地出让的价格也有影响。与此同时,大家知道,现在社会上的流动性比较充裕,一些企业资金比较多,在招拍挂的时候出价也比较高。这是地价水平总体上升,去年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征管政策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加强土地出让收入征管,2009年年底,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收入的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首次缴纳的比例不得低于50%。也就是说,原来土地出让当年定协议了,土地出让价款可能在第二年、第三年才交,首次有的交的是20%、30%。 2009年底做了这样的规定,缴款的时间不得超过1年,首付不得低于50%。那么2010年的土地出让收益就比往年有所增加。
谢旭人:地方政府不能拿土地收入去弥补公共财政一般性开支
[谢旭人]主要是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去年土地收入增长比较快。土地有偿出让是根据国家的土地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收取的收入。土地收益的高低确实是与经济发展的状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状况,以及土地的供应量的多少密切相关的。地方政府收取了土地出让收入以后,全部纳入了基金预算管理,当地政府不能拿土地收入去弥补公共财政的一般性开支。
按照法律制度的规定,土地有偿出让收入都是专款专用的,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土地储备开发等成本性开支。原来一些国有企业破产倒闭以后占用的土地出让后的收入还用于这个企业职工的安置等方面的支出。除了上述成本性支出之外,土地出让收入必须专项用于土地建设、水利建设,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城市绿化、农村生产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是有专门规定的。
文字直播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现场报道]2011年3月7日下午14时30分,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主题为“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记者会。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1-03-07 14:27:29]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现场报道]新华网、中国政府网的直播工作人员已经在现场准备就绪。 [2011-03-07 14:28:21]
[主持人 何绍仁]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2011-03-07 14:31:56]
[何绍仁]记者会现在开始。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先生和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先生就相关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 [2011-03-07 14:32:24]
[财政部部长 谢旭人]各位记者朋友,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与王军副部长一起在这里参加记者招待会,愿意就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2011-03-07 14:32:48]
[何绍仁]谢谢谢部长。今天的记者会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因为不安排英语翻译,所以请提问的记者用汉语提问。如果是用英语提问的话,我们也有翻译把提问翻译成汉语。现在开始提问。 [2011-03-07 14:33:28]
[中国新闻社记者]请问谢部长,今年中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请问谢部长今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和侧重点将有哪些变化?谢谢。 [2011-03-07 14:35:08]
[谢旭人]谢谢你的问题。今年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中国政府在全面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大家都知道当前世界经济尽管在逐步复苏,但是复苏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还存在。我国经济要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也需要应对这些影响,还需要必要的政策支持。 [2011-03-07 14:36:44]
[谢旭人]与此同时,我们近几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加了公共投资,所以有不少在建的项目还需要继续增加投入。今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有计划地启动“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这些都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所以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2011-03-07 14:40:17]
[谢旭人]落实好这个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而且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今年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尤其是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或者是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011-03-07 14:41:36]
[谢旭人]第一,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要继续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国家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各种补贴,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 [2011-03-07 14:43:18]
[谢旭人]第二,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薄弱环节。今年中央基本建设投资主要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增加以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加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一些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安排好这些公共投资,既扩大内需,也为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1-03-07 14:47:41]
[谢旭人]第三,进一步完善调整有关的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发展以及引导居民的消费。今年要继续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的基金,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等等。 [2011-03-07 14:48:20]
[谢旭人]第四,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在安排今年国家预算的时候,始终把握这一点。压缩一般性的支出,重点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出,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以及科技创新,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国家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2011-03-07 14:49:24]
[谢旭人]第五,要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今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继续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加快建立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地区区域发展。尤其是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1-03-07 14:50:36]
[谢旭人]以上这几个方面反映今年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重点。虽然今年我们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方面也体现当前宏观调控的核心要求,这就是我前面讲的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1-03-07 14:56:50]
[谢旭人]因此,今年我们在财政收支的安排上也体现这样的要求。今年财政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进一步下降,预算赤字比去年减少1500亿元,全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去年是2.5%,今年可望进一步下降到2%左右。与此同时,在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更大的工夫。 [2011-03-07 14:57:23]
[谢旭人]按照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一要求,我们在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大力支持和促进诸如粮食、棉花、蔬菜、糖料、肉类、肉禽蛋奶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进一步清理、规范流通领域各种收费,进一步做好促进化肥、农药、薄膜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价格的管理,促进增加这些方面的供应。 [2011-03-07 14:57:36]
[谢旭人]与此同时,我们要积极做好进出口产品的调剂工作,做好国家储备、收储以及实时的供应工作,努力保持市场物价的稳定。同时根据财政的职能要求,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增加对诸如城乡低保户、困难的学生、五保户对象的生活补助,使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因价格的上涨而受到影响。 [2011-03-07 15:00:46]
[谢旭人]同时,切实加强财政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促进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谢谢。 [2011-03-07 15:01:59]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请问谢部长,在您刚才的谈话中,您强调要改善和保障民生,实际上在国家财政这个蛋糕越做越大的时候,老百姓对国家投入民生的关注度、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今年在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财政部将有哪些措施呢?谢谢。 [2011-03-07 15:02:27]
[谢旭人]谢谢你的问题。大家非常关心,国家怎么通过发展经济,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我刚才说了国家财政预算安排中一个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及研究制定一些财政政策。 [2011-03-07 15:04:53]
[谢旭人]“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部门通过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民生的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有比较显著的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也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而且通过这些年不断地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在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2011-03-07 15:05:02]
[谢旭人]“十一五”期间,全国公共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方面的支出分别达到4.45万亿元、1.49万亿元、3.33万亿元和5600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1.6倍、2.6倍、1.3倍和1.4倍。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前五年也累计近3万亿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今年的预算安排当中以及财政政策的制定当中也进一步体现这一基本要求。 [2011-03-07 15:11:16]
[谢旭人]今年中央财政将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大力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一共达到1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2963.5亿元,增长16.3%,医疗卫生支出1727.58亿元,增长16.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14亿元,增长16.6%,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030亿元,增长34.7%。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支出374.4亿元,增长18.5%。 [2011-03-07 15:11:39]
[谢旭人]这里我要说明一下,前面讲到的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是指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贴、补助,它的大头还是从社会保险基金里开支的,财政给它一定的补贴。加上社会保障基金的开支,一年的支出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2011-03-07 15:11:47]
[谢旭人]今年我们对农业、水利、交通、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支出也有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这部分由地方政府作为收入统一进行安排,纳入预算,大部分也是用于民生方面的开支。这几个方面加起来算,中央财政用于民生的开支,今年将会占到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从全国来说,特别是基层财政,一般用于民生的开支要达到70%—75%。 [2011-03-07 15:16:19]
[谢旭人]当然,现在民生开支还有口径的问题,我现在说的有两个层次:一是和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等;二是农业、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支出,这些实际上也是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其中用于农业的很多投入,都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这应该也是与民生密切关联的。 [2011-03-07 15:16:29]
[谢旭人]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概括起来就是要集中力量做一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哪几件大事呢?一是今年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生均基准定额,继续实施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以及免费发放教科书等政策。要努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要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改造计划,健全普通高中、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对中小学的寄宿制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 [2011-03-07 15:20:26]
[谢旭人]第二件大事,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水平标准从去年每人补助120元,今年要增加到200元。将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标准由去年每人15元提高到今年的25元。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大城乡医疗救助的力度。 [2011-03-07 15:22:14]
[谢旭人]第三件大事,要大幅度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推进公共租赁房、廉租房的建设,以及城市、林区、垦区、矿区、棚户区的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其中今年要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以及改造的棚户区是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是150万户。 [2011-03-07 15:23:00]
[谢旭人]第四件大事,要支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的范围从去年约24%的县要扩大到今年40%的县,并且要将试点地区城镇没有收入来源的居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要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平均按照去年实际水平提高10%左右,大体上每个人一个月增加140元左右。要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优抚对象,五保户等人员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2011-03-07 15:27:32]
[谢旭人]第五件大事,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优先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保障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2011-03-07 15:27:48]
[谢旭人]第六件大事,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要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防治山洪、泥石流等一些灾害,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011-03-07 15:29:10]
[谢旭人]通过国家的预算安排,抓好这些大事,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保障水平。谢谢。 [2011-03-07 15:31:21]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请问谢部长,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已经达到了2.9万亿元,这是否意味着土地财政现象更加严重了?未来的财政体制改革中,财政部将采用什么样具体的手段和措施改变土地财政很严重的现象?谢谢。 [2011-03-07 15:31:40]
[谢旭人]去年全国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是29397亿,同比比上年增长106.2%,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较快,我们分析大体上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土地供应规模大幅度提高,因为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为了增加对住宅建设用地的保障和供应,国土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土地供应量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去年全国土地供应总量达到42.82万公顷,同比增长34.2%。这是去年土地出让收入增长比较多的一个基础性的原因。 [2011-03-07 15:33:38]
[谢旭人]二是土地招拍挂出让的比重上升。目前土地出让有几种类型,对公益性用地是划拨的,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等采取划拨的办法,只收取一部分土地出让的成本费用和转移性费用。还有就是招拍挂,大部分是商业用地、商品房的用地。去年在全国土地供应总量当中通过招拍挂形式出让的土地25.7万公顷,大体占土地供应总面积的60%左右,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相应的招拍挂以及协议出让土地的收入达到2.6万亿元,占所有土地收入当中的88%,因为是招拍挂,土地收入按照招标拍卖挂牌最后的结果来取得。 [2011-03-07 15:38:37]
[谢旭人]三是全国地价总体水平上升。大体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城市房地产比较兴旺,对土地需求量也大。另一方面,土地转让本身的成本也在上升,主要是征地拆迁补偿成本的上升,对土地出让的价格也有影响。与此同时,大家知道,现在社会上的流动性比较充裕,一些企业资金比较多,在招拍挂的时候出价也比较高。这是地价水平总体上升,去年收入大幅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1-03-07 15:42:21]
[谢旭人]四是征管政策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加强土地出让收入征管,2009年年底,国土资源部门和财政部门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收入的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首次缴纳的比例不得低于50%。也就是说,原来土地出让当年定协议了,土地出让价款可能在第二年、第三年才交,首次有的交的是20%、30%。 2009年底做了这样的规定,缴款的时间不得超过1年,首付不得低于50%。那么2010年的土地出让收益就比往年有所增加。 [2011-03-07 15:45:12]
[谢旭人]五是切实加强对土地收入的管理。严格整顿这一领域的问题,以整纪纠风专项整治工作和土地矿权交易市场专项整顿,深入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叫做“两整治一改革”的专项行动,加大对土地出让收入的审计和追缴力度,也强化了土地出让收入的征收管理工作。 [2011-03-07 15:48:27]
[谢旭人]主要是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去年土地收入增长比较快。土地有偿出让是根据国家的土地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收取的收入。土地收益的高低确实是与经济发展的状况,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状况,以及土地的供应量的多少密切相关的。地方政府收取了土地出让收入以后,全部纳入了基金预算管理,当地政府不能拿土地收入去弥补公共财政的一般性开支。 [2011-03-07 15:55:20]
[谢旭人]按照法律制度的规定,土地有偿出让收入都是专款专用的,主要用于征地拆迁、土地储备开发等成本性开支。原来一些国有企业破产倒闭以后占用的土地出让后的收入还用于这个企业职工的安置等方面的支出。除了上述成本性支出之外,土地出让收入必须专项用于土地建设、水利建设,用于保障性住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城市绿化、农村生产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是有专门规定的。 [2011-03-07 15:55:33]
[谢旭人]从土地收入的地区分布来看,也能反映上面结构性的问题。现在土地收入比较多的是东部的各省市,我们初步算了一下账,一年全部的土地收入当中,几乎有三分之二在东部的八九个省市,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这些省市往往都是财政实力比较强、公共预算的资金相对比较多的地区,它的土地收入反而多。因为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的稀缺程度决定了这些。 [2011-03-07 16:02:40]
[谢旭人]而中西部22个省份土地出让收入大体上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从地区结构来看也能够反映土地出让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土地供求关系、市场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它也并不是由地方政府自己控制的,不是地方政府想卖多少钱就能卖多少钱。特别是2009年,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受到比较大的影响,那时候房地产市场比较低迷,各地接连发生土地招拍挂流标的情况,因为没有人要这个地,后来经济逐步恢复增长,特别是去年经济保持比较快的增长情况下,土地出让相应增多。 [2011-03-07 16:02:56]
[谢旭人]下一步,财政以及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的管理,确保土地出让收支全部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依法征收土地出让收入,同时也保证这些收入能够切实纳入地方基金预算。严格按照规定合理使用,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安全、规范、有效的使用。尤其是按照现在的规定,土地出让的净收益,首先要更多地用于农田和水利建设,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谢谢。 [2011-03-07 16:07:53]
[国际金融报记者]请问2011年财政部对出口退税方面主要会支持哪些产业和行业?谢谢。 [2011-03-07 16:08:34]
[谢旭人]2011年,我们会继续运用有关出口退税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支持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的结构,继续促进机电产品、具有优势特色的产品出口,与此同时也通过运用税收政策,严格控制诸如高耗能、高污染等产品的出口。我们要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继续促进稳定国际市场。与此同时要大力增加进口,首先是扩大进口国内需要的能源、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等,进一步改善进出口贸易的结构。谢谢。 [2011-03-07 16:13:53]
[中国会计报记者]谢部长您好!我的问题是,现在老百姓对政府的“钱袋子”越来越关心了,我们也知道自从您到了财政部之后,一直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思路来管理政府的“钱袋子”,您也经常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请问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如何?在2011年有哪些具体的措施?谢谢。 [2011-03-07 16:16:37]
[谢旭人]谢谢你的问题,你也非常关心财政的管理工作。财政管理是我们财政部门最日常的工作,它贯穿于研究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编制和执行预算,以及财政的法规建设,财政的基础管理等财政工作的全过程。财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财政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国家财政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以及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所以财政部一直非常重视加强财政管理工作。我们也明确提出要以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这些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大力加强财政科学管理,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概括起来有几个方面: [2011-03-07 16:18:13]
[谢旭人]一是不断加强财政法制建设。财政立法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去年在财政立法方面有比较大的进展,诸如车船税法、注册会计师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修订和立法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车船税法,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正式成为法律了。财政法律制度法律体系框架进一步完善,财政行政执法工作也继续加强。 [2011-03-07 16:23:02]
(责任编辑:克伟)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