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媒:中国尝试领袖角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7 11:4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3月2日文章,原题:身为三大巨头之一的中国尝试充当领袖角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近10年。当初的中国就像个中小规模的经济体,从外部输入“全球秩序”,接受主要由美国设计的既有规则和制度。如今,中国已比肩美欧,成为世界三大巨头之一。它已开始输出“全球秩序”,其决定将影响整个世界。

  中国欲影响国际定价并重写全球规则。但是,从其一举一动来看,充当规则和制度制定者显然还存在困难。这给中国及其他国家带来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但也有不少积极消息。中国加入世贸本身就是巨大成功。它已成为世贸有力的利益攸关方,按时兑现了大量承诺。这平息了各种国际贸易紧张,为中国快速融入全球经济铺平道路。

  诚然,美国指责中国在多个领域违反世贸承诺。而中国在多哈谈判中也显得消极被动。相比之下,北京十分积极地进行自贸谈判。作为东亚自贸协定的推动者,中国显然更乐于从双边而非多边框架着手。因为这令中国感到更能驾驭外部秩序,特别是在周边地区。

  过去10年里,中国的政策发生了转变,突出表现在单边贸易政策上。值得注意的是,约从2006年起,中国向全球经济的历史性开放开始止步不前,这主要是为了扶持国有企业。同时,反对开放的利益集团日益强大,决策也变得更加复杂。随着经济影响力的增强,中国不再愿意单方面开放市场,在互惠让步问题上锱铢必较 ——这与美欧的做法无异。出口限制也增加了。减少稀土出口配额的决定,就是中国为改变国际贸易条件的公开尝试。


  作为三大巨头之一,中国的政策信号如今至关重要。若它不克制自身的保护主义,其他国家也不会克制他们的保护主义。因此,约束激进的产业政策和保护主义效应符合中国自身利益。与此同时,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美国)也应加强对华“建设性接触”。这将鼓励北京投桃报李。但美国却总盯着人民币和中国的顺差不放。这种做法既误导人又危险。

  上述设想大多未列入中国当前计划,是位于“腹地”的“第二代”改革。比起“第一代”改革,如早期的边境贸易和外资开放,它们在政治上要困难得多,一时还不太可能发生。但是,中国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多边规则及地区贸易关系,都将牵制明目张胆的重商主义倾向。金融危机时期,保护主义略有抬头,但受到中国与全球供应链的关联及世贸承诺的有力约束。根本性市场改革并未逆转,外资有增无减,北京仍与世界保持接触,仍在务实行事。▲(作者拉齐恩·萨利,汪析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3 14:05 , Processed in 0.234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