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黑道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19 12:4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认为,围棋既费时又费事不宜提倡。我却认为应大力提倡。有语云:“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而弈者则不然。对弈者,虽心系胜负却远离名利;在黑白世界里玩味人生。视围棋为艺术,不仅可以陶冶情趣、修身养性,还可以才思敏捷、励精图治。据说宋太宗的水平就很高,可以自创死活题。现今围棋的繁荣是靠职业棋手们参加各种比赛频繁对局支撑的,而少有棋理的研究问世。
  据我了解,就理论抽象的程度和哲理的蕴韵,能称得上棋经的世上恐怕只有两部《敦煌棋经》和《棋经十三篇》。《敦煌棋经》是南北朝的作品,问世不久就失传了,直到上个世纪末才发现于敦煌手抄经卷中。由此我又想到余秋雨《文化苦旅》中可恶的王道士,把大批的经文买给了英国佬,《敦煌棋经》就在其中。我们国家也只有《敦煌棋经》的微缩胶卷----象我这样的一般读者是无缘再见了----只在九十年代《中国围棋》第一版印发几千册。《棋经十三篇》成书于宋朝,比照孙武《兵法十三篇》体裁并把兵法相关部分附于其中,全文只2000多字。我十年前见过,因对古文的偏好至今还记得一些。
    《新论》有语云: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家之类。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以定。下者则守边隅,趋做卦,以自生于小地。从这段文字描述的三等境界,就可见棋如其人决不是虚言。第一等长于战略谋划,娴于结够效应,力争不战而胜,即便战斗也多在运动中险敌窘境,而非肉搏制胜。“避实击虚”“以逸待劳”胜于运筹,妙于全局结构效应,是围棋的高明境界。第二等则两军对垒,各据险要,破城拔塞,正面克敌,以勇以技见长。力战作为一种风格无可非议,但思维太直接,以局部为目标多苦战。第三等则防守胜于进攻,凭借者唯天险而已,其目的不过相安。消极防御虽易建立根据地,但地势难两全,不能形成呼应发展的可能性很小终会错失良机坐以待毙。故现代战争理念改军事打击为政治攻势和文化侵蚀。在一个群体中,这三种人却都需要:有谋略者坐阵合理规划;有技精者在前克难奋进;有惰守者拖后进退两利。
    围棋的设置可以说是对时空的抽象模仿。气象学和农业经验认为:视每五天为一候,全年72候;一年四季,每季90天;四季变化气候也周而复始,变化周期365天。棋盘:外周72路,把棋盘除天元外分成每分5格的72份,每份与一侯相仿;除天元外可以纵横分成四季每份90格,每份与一季相仿;除天元外360格,与一年天数相仿。天元犹如发展的动因“一生两,两生三,三生万物”。黑白棋子各半交替运动如日月出没、阴阳相克相生。矛盾双方的对立争斗无非推动事态发展而已。无论是时间的流逝,还是空间的盈缩,都有矛盾决定。局方而静如行义,棋圆而动若用智。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变。“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高境界的棋手就在于把握多样性,在局部建立联系。
    “琴棋书画”渊源流长,作为休闲自娱自尚可,乐就艺术而言深感:功力易得,灵气难求。而世事莫不然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5:01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