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步入新用工时代 专家称最大挑战是未富先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4 16:1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二五"时期我们在人口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未富先老,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来应对。”今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在多年前第一个提出我国的“刘易斯拐点”(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将到来,如今,与拐点相伴而来的是愈演愈烈的用工短缺和未富先老难题,一个新的用工时代需要我们充分重视与应对。

  “未富先老就是说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目前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一大挑战是不再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人口红利即将消失,我们推算2015年也就是"十二五"时期就会结束人口红利。”他说。

  过去用充足的廉价劳动力所维持的比较优势就要逐渐消失,但整个国家还处于中等偏上收入阶段,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还不会很快获得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中央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非常迫切、现实的"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主线。”

  他指出:“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是渐进的,不能采用休克疗法,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外需转为内需,这样还可以继续发掘原有的优势。”城市化是创造巨大内需的渠道。“把农民工转成市民,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他们就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了。”

  未富先老和产业转移,都将加剧用工短缺。“"十二五"期间用工短缺将成为常态,这是一个信号,不仅推动普通劳动者工资上涨,还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动力。只有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不再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劳动者更高的诉求。而过去劳动力就业机会很少,谁要求涨工资,可能丢掉工作。”

  用工短缺给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此,蔡昉表示,如果不断提工资令企业利润为负,那就意味着企业必须改变,可以是技术进步,可以是投资转移,也可以是退出。“虽然政府要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来扶持,但是不能全面地去干预经济,不能仅仅因为怕影响GDP或就业就去保那些没有效率的企业。”

  用工短缺会否改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如果升级得好,就不会改变,我相信中国的制造业优势还应该持续很长时间,而向中西部转移非常重要。”蔡昉说。

  “我们过去对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认识有一些偏差,比如仅仅看到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少看到人口本身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促进因素,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经济发展就充分体现了人口红利。”蔡昉说,虽然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归根结底要靠经济发展。(记者蒋菡)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刘玉洲)
分享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2:1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