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中国投资入侵论”没有根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4 15: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墨西哥《改革报》2月21日文章】题:中国吞噬世界(作者  安赫尔·比利亚里诺)

  1999年4月30日,海尔公司成为在美国进行生产投资的第一家中国企业,这一消息登上了很多报纸的头版位置。当时海尔的投资力度相对谨慎,只有4000万美元,但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大新闻。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全世界的并购和投资已经不再是新鲜事,除非涉及特大金额或战略部门的投资项目。

  这种事不会给人留下太多印象是因为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在国际经济危机的推动下,利用西方金融界力不从心的弱势条件,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大采购的力度也超过以往。

  中国企业在全世界采购一切,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石油开采权到欧洲的汽车企业(沃尔沃),从荷兰的海运集装箱工厂和澳大利亚的煤矿到印度尼西亚的银行。

  投资分析师李明中(音)指出,这是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和外汇储备增加的结果。中国拥有无人能及、“多得烫手”的流动资金,因此需要寻找投资项目,避免资金闲置。他说:“中国企业第一次感到自己是有竞争力的,想到国外碰碰运气。”

  为了不引起竞争对手的疑虑,中国政府坚称,与其他传统大国相比,中国的投资额还很少。商务部一高级官员去年11月曾表示,欧洲和美国企业在高科技领域内仍占统治地位,中国企业则投身于附加值较少的领域。

  李明中说:“中国的海外投资的确比其他国家少得多。看看统计数据就知道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但在对外投资方面仅排第五位。”

  与投资总额相比,令西方政府和跨国企业感到不安的还有中国企业的性质,因为绝大部分中国企业是共产党控制的,其资金来源是公共资金。



  李说,几乎所有对外投资都来自国有企业,2009年占67.7%。他认为,由国有企业开道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些企业规模更大、实力更雄厚,并拥有体制支持。其余的32.3%是私人企业的投资,但也不能认为是纯粹的私人投资,因为几乎所有这些企业都与政府有密切联系,或者从国有银行获得贷款。

  令西方担忧的另一个现象是,中国购买亏本企业不是为了重振企业雄风,而是为了获取技术。一位欧洲商界人士说:“他们买下陷入困境的欧洲或美国企业,剽窃技术,学会以后就在中国开办同样的工厂。”

  当中国企业准备掏钱的时候,西方政府常常设置各种障碍,制造各种困难,它们担心在中国如此大规模的海外采购背后,存在着全球地缘战略企图。

  李指出,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去,并向重要部门提供贷款和资金。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最典型的可能是孟加拉国的吉大港项目,中国可以通过这个港口进入印度洋和印度的后院。

  华盛顿也常常强调另一个例子,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为事实:它担心中国控制美国的电信企业,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

  虽然对“中国入侵”的恐惧感迅速蔓延到全世界,但大部分严肃的分析都指出,中国距离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霸权地位还很远。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封面图片是毛**拿着一把美元钞票,封面文章建议利用中国企业流动资金过多的现实,并指出,20世纪曾经有两个国家实现了集中50%以上的国际投资,分别是1914年的英国和1967年的美国。中国会是下一个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6 03:2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