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邓海建:油价不能总玩“涨多跌少”把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1 08:5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日零时起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350元,相当于90号汽油平均零售价每升上调0.26元,0号柴油平均每升上调0.30元,涨幅为4.55%。(2月20日《广州日报》)
  这些天,司机都把油加得满满的:一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成品油调价窗口到来;二来,某大型油企内部文件被曝光。油价上调只是靴子落地的事情了。但民众心里多少还有些幻想:比如1月份CPI同比上涨4.9%,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用工荒”等劳动力成本提升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油价上调可能直接使得中小企业举步维艰等。遗憾的是,该来的还是要来,该涨的还是要涨。
  对于涨价,据说是,“为合理引导消费,使油价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及时调整成品油价格有利于保障市场供应而调价”。事实证明,该开车的、该用油的,不会因这两三毛钱而归隐不出,咬咬牙而已。因此,每一次涨价,不会真正遏止用油需求,真正影响的,只不过是下游企业的利润与柴米油盐的民生。
  作为垄断国企,说起“企业社会责任”个个很煽情,不能总是玩“涨多跌少”的把戏。有两个问题一直让人纠结:一者,比如与美国上周(2月14日至20日)5.45元人民币/升的汽油零售均价相比,以涨价前的上海为例,93号汽油零售价高出美国1.74元/升;二者,根据1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2010年成品油进出口数据,结合去年汇率均价计算,去年中国成品油出口价格和国内汽油零售价之间,存在高达2900~4300元的价差,出现了“成品油国内售价高,出口价格低”的现象。为何我们的油价比发达国家还高?为何我们一边低价出口、一边高价进口?
  当然,我们有我们的情况。公众认的无非是个最简单的道理:市场讲究资源优化配置,消费者为什么偏偏不能选择“价廉物美”?说起来都是成本的问题,但我国成品油中占出厂价格绝对比重的制造成本一直面目模糊,非市场化的定价机制下,谁能提出任何有理有据的反驳意见?更重要的是,不合理的价格机制使得油企在定价上掌控着绝对话语权:涨价前囤积、跌价时惜售——于是,反映到终端零售领域,自然是“涨多跌少”。
  油企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重要部门,完全市场化确实关涉经济安危,但如果放任定价机制的空子,使其长期践行“涨多跌少”的逻辑——有关人员即便再牛,恐怕也无法平复民众的愤懑与疑虑。
(责任编辑:王洪宁)
广州日报
4705粉丝
关注
财经要闻
1159粉丝
关注转发到微博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02:59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