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评社北京2月18日电(评论员 余永胜)据日本权威媒体2月15日报导,中国大连的一家水产公司已与俄罗斯水产公司签署协定,双方将在日俄有争议的北方四岛(俄罗斯称为南千岛群岛)中的国后岛,合作开设水产养殖场。对此报导,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15日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方对这一情况并不了解。这样的表态意味着,此事即便属实,也是纯粹的民间商业行为,不表示中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有任何改变。
尽管如此,这条消息还是引起了日本国内的强烈反应。首相菅直人15日晚对记者表示:“如果有这样的事,则与我国的态度不相容”。外相前原诚司也在记者会上称,“如果消息属实,我们完全不能接受。”至于日本媒体,更是如临大敌。《产经新闻》评论说,中俄的事业一旦开始,必将成为日俄和平条约交涉的障碍,日本将会陷入“更严峻的境地”。尽管上述表态主要是针对俄罗斯的对外招商行为,但也不乏针对中国的意思。一些日本网站上的线民留言,声称这是“中国乘人之危”。
从道理上说,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开发,这是企业的正当权利,不必因日本的反应而有所改变。但问题的特殊性在于,北方四岛是日俄有争议的领土,中资企业参与这类地区的开发,可能被外界误认为中国政府在此问题上的立场有所改变,甚至误认为中国认可了这一地区现状的合理性。所以中国企业参与这类开发,必须慎之又慎,决不能因企业的小利益,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大利益。
北方四岛的历史背景复杂。1855年日俄签署了《日俄和亲通好条约》后,四岛一直归日本所有。直至1945年8月,苏联在二战结束之前以军事手段占领了四岛,并将岛上的数万日本居民遣送回国。此后不久,苏联通过《雅尔达协定》获得占领四岛的法律依据。但日本政府一直声称四岛归日本所有。在1956年的《苏日共同宣言》中,苏联同意归还四岛中的色丹和齿舞两岛,条件是双方签署和平条约。直到2004年普京任总统时,俄罗斯也还是同意归还这两个小岛的,只是由于日本坚持四岛一并归还,才无果而终。
最近两年,随着俄罗斯国力的恢复元气,日本又陷入长期的经济低迷,俄日两国的战略地位此长彼消,俄罗斯在四岛问题上开始明显发力。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俄罗斯领导人接连视察这一地区。总统梅德韦杰夫还做出了强势表态。就在2月15日,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官员还对媒体表示,俄罗斯将在千岛群岛诸岛部署短程和远端防空导弹系统。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今后还将加大在四岛问题上的动作力度,俄日领土争端的解决遥遥无期。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上周访俄时,“索岛之旅”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就是一个明证。
俄罗斯在四岛问题上的优势在于“实际占有”。俄罗斯非常希望国际社会特别是周边国家对这一占领予以事实上的认可。但在目前情况下,获得外国政府的认可几无可能。所以退而求其次,如果能有外国企业参与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上述效果。
有鉴于此,俄罗斯非常热衷于推动外国企业参与开发四岛。2月1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与日本外相前原诚司会谈时,就建议双方在四岛地区进行合作开发,同时对来自中韩等国的投资也表示了“欢迎”。日本当然不会允许自己的企业与俄罗斯共同开发四岛,因为这就等于承认了俄罗斯占领的合法性。接下来,俄罗斯就主要指望中韩企业了。去年4月,俄罗斯萨哈林州政府专门在韩国首尔举办了投资说明会,所涉地区就包括有争议的北方四岛。但韩国企业在此问题上比较谨慎,至今并无专案签署。这次中国企业到国后岛创立企业的报导如果属实,那将开外国企业参与开发俄日争议领土的先例。尽管这是民间行为,但肯定也会给中日关系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有一种看法认为,如果中方在四岛问题上向俄罗斯倾斜,可以给日本造成一定的压力,逼其在钓鱼岛问题上软化立场。我们认为,实际的效果可能正好相反。原因有二,一是这样做必将加剧日本民间的反华情绪,动摇中日关系的民众基础,并强化其在钓鱼岛上的顽固立场;二是从心理上说,北方四岛问题不解决,也不利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回归正义立场,日本会认为,既然别人占着我的领土都不还,那我为什么要把有争议的领土还给别人呢?
正因为如此,对于俄日的领土争议,中方的一贯立场是保持中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月15日明确表示,“北方四岛”问题是俄日双边问题,相信俄日双方通过友好协商能够妥善解决。在此情况下,中国企业参与俄日有争议领土开发,无疑要慎之又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