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外媒:多国担忧中国“吸走”低端劳动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1 08:2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两条腿的人有的是”——这句俗语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那么理所当然。然而,事情正在起变化。“13亿人口的中国现在处于抢人战争中”,韩国《中央日报》15日这样描述“劳工荒”在中国各地全面出现。对于已经习惯于依赖廉价的中国“低端劳动力”的世界来说,中国经济环境的这一变化引起亚洲以及世界的种种担忧。同样存在“劳工荒”的东南亚近来出现“中国企业拟赴东南亚找工人”的报道。日本外相前原诚司16日则发出警告,“日本须放宽移民政策,避免在争取低端劳动力方面输给中国”。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想方设法吸引 “高级人才”,“低端劳动力”的缺乏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实,他们对于处在后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和正处在产业升级阶段的新兴国家恰恰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关注中国“用工荒”

  “春节还没过完,在中国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一个村子,挂着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牌照的大巴来到这里,这是为了争夺在故乡过春节的农民工。”在中国中部这个小村落发生的事成了韩国《中央日报》观察中国变化的一个典型事例。该报道称,上海这两天不仅向安徽,还向河南、湖北、湖南等派出了400辆大巴,以使那些节后可能流失的劳动者能够回到东部的工厂。但在那些传统上一直向东部输出农民工的中西部地区,最近的氛围却大为不同。文章称,在曾经输出农民工最多的重庆,当地公务员为挽留家乡的农民工继续留在当地而熬红眼,他们“身负特别任务,为挽留农民工的作战大张旗鼓”。在车站也专门设下劳动力市场,“家乡工作好,收入也不少”的横幅随处可见。

  “劳工荒”近几年在中国已经是老话题,但今年这一现象蔓延到中国内地让许多人感到一丝不安。日本NHK电视台称,“中国拥有丰富低端劳动力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很多在华日企哀叹,很难保证雇到足够中国年轻劳动力”。三洋中国公司为了确保留住年轻员工煞费苦心,厂方不仅在节前为员工提供了专用的回家专车,还开展按时回厂抽奖活动。在这些抽奖活动的宣传单上写着醒目的大字,“工厂等你按时回来”。报道称,现在中国工人的要求提高很快,而且越来越挑剔,“也许三洋中国公司也和日本一样,该考虑实现机器自动化了”。

  中国“劳工荒”带来民工工资迅速提高,也被一些国家认为会对其招收廉价低端劳动力构成竞争。路透社16日援引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在贸易会议上的演讲称:“如果中国无法在国内找出足够的工人,他们可能会在其他亚洲国家寻找。出现这种情况的竞争,我们必须思考人们是否会来日本。”前原呼吁日本放宽移民政策。在日本,许多低端的制造业和护工、清洁工等服务业,每年都会引进中国、东南亚等国人当研修生,但待遇比日本人要低得多。路透社称,由于担忧移民太多可能导致犯罪事件增加,日本一直严控移民人数。现在日本更担心中国会抢走这些低端劳动力。

  这几天,其他一些亚洲国家也纷纷传出中国公司可能会到周边国家招人的新闻。马来西亚《星洲日报》14日称,中国民工工资上涨50%,但仍然招工难,特别是在广东,一些企业正准备赴东南亚找工人。日本TBS电视台也称,中国新年前后“民工荒”情况尤其严重,朝鲜计划以后每年都派出大量劳动者去中国工作,以解决国民生计问题。报道称,如果此计划能得到中国政府的应允,那么借着富裕的中国,朝鲜会在短时期内走向致富之路。

  英国《金融时报》称,近来在中国广东出现了大规模的“洋黑工”现象。大批来自东南亚及非洲相对落后国家的境外黑工渐渐在佛山、东莞等地遍地开花,并大有向整个珠三角扩展之势。文章称,这种“洋黑工”浪潮,与“民工荒”几乎同步,显示出中国已经告别了“少年之国”。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17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工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而且供大于求,他们的收入被压低,权益难以获得保障。现在由于中西部的发展,这些劳动者供不应求,他们的待遇改善将变得容易。


  亚洲多国出现“低端劳动力荒”

  对世界来说,中国一直都有取之不尽的低端劳动力来源。德国《明镜》周刊题为“世界工厂正在耗尽工人”的文章称,中国的经济奇迹,廉价的农民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现在这些廉价劳动力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英国《每日电讯报》15日引述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格林的话说,在过去20年,中国每年能提供大约 1000万新劳工填充市场需求。而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情况将变得严峻。格林认为,今后每年中国市场上的新增劳动力只会有300多万,尤其是年龄在 15到24岁的劳动力更是稀缺。

  英国广播公司称,眼下的“用工荒”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工资收入差距开始缩小,使得很多农民工离开大城市。一些西方媒体称,这一方面带来中国劳动力工资迅速上涨,中国人开始靠内需拉动经济,但另一方面担忧这样下去,中国缺少廉价的低端劳动力,可能使中国不会像以往那样供给无限的廉价“中国制造”商品。

  在日本和韩国,中国廉价劳动力还是这些国家低端制造和服务业的来源。许多来自中国内地的廉价劳动力是构成日本各地“研修生”的主力。《环球时报》记者曾经亲自采访过富山等地区的中国研修生。这里日本年轻人大都离家去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发展,当地农业、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就利用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研修生来维持。这些研修生一般要从早上 6点开始工作到晚上10点,而每月工资只有五六万日元(约四五千元人民币)。一些日本雇主还故意拖欠研修生工资、不支付加班费等。许多中国研修生说,现在中国国内的工资都在涨,因此准备回国发展。

  近两年来,不仅中国,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频频出现“劳工荒”。春节也是越南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春节也让越南出口加工区企业主寝食难安。《越南经济时报》2月14日报道称,越南企业缺工比例达25%—30%,许多企业主担心春节长假后工人不能按时返回工厂或者干脆不来上班。对于中国企业准备到东南亚招工的传闻,在越南河内从事劳务输出业务的阮梅禄表示她并不感到奇怪。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关键是用工企业给出的待遇是否能吸引越南工人。”近两年来,越南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用工荒”,阮梅禄说,“现在越南并不限制劳务输出名额,但缺少的是劳动力。以前在越南农村很容易招到愿意到国外务工的年轻人,但现在他们对出国务工很慎重。”

  泰国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办公室主任奇拉蓬也说,泰国目前劳动力缺口高达10万,如果泰国公司不准备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未来5年内,劳动力短缺问题将会越发严重。

  在韩国,尽管金融危机后失业率上升,但实际上韩国也面临着廉价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韩国人越来越嫌弃所谓的3D(脏、险、难)工作。韩国1988年后正式输入劳务,其中许多是来自中国的朝鲜族人。据韩国媒体报道,这些外国劳工主要在劳动密集程度非常高的建筑工地、家具制造以及小饭店等工作。目前在韩国从事这类工作的外国劳动者超过60万人。金融危机后,韩国曾决定限制建筑工地的中国朝鲜族人比例,以解决其国内的高失业率问题。但一方面韩国人不愿意去这些地方工作,另一方面业主也强烈反对。韩国人认为,如果雇用韩国人,即便是杂工每天也要7万韩元,但外国人只要3万多韩元。据估计,到2013年韩国建筑工地将缺少30万低端劳动力。去年年底,韩国政府出台《2020国家雇用战略》,表示解决包括护士、建筑工在内的雇用问题。


  缺少“低端劳动力”才是灾难在一些国外媒体看来,中国目前出现“劳工荒”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善待这些农民工,只是一昧把他们视为‘低端劳动力’”。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大范围出现“用工荒”,不是因为中国没有“人口红利”,中国还有5亿多农民 “窝”在农村。文章称,中国20岁以下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增幅是在减少,但是减少幅度对现在用工需求的影响程度并不大。招工难归根结底还是没有给农民工、特别是农民工家庭流动做好相应保障,像是住房、保险、子女上学等,企业很难把农民工再“请回来”。

  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都在加大对高端人才引进,同时公开表示要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一些小店小企业被“强令退出”。德国博西尔家居公司总裁克里斯蒂安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留住低端劳动力和留住高端人才是相呼应的。如果低端劳动力不满意,无论是企业,还是城市都无法运行,也就无法留住高端人才。

  在欧洲,尽管经济复苏乏力,但各国一直尽力保证低端蓝领工人的生活水平。《环球时报》驻德国记者经常会碰到穿着蓝领衣服自豪走在街头的工人。这主要是当地蓝领的待遇甚至比普通白领文员的工资还高。像德国,一个全天工作的建筑工人每月收入有3000多欧元;而一个旅行社的办公室文员工资却只有约2000欧元。克里斯蒂安说,各国都在想方设法吸引“高级人才”,但像建筑工、护士、清洁工等“低端劳动力”的缺乏,无论对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正处在产业升级和城市化的新兴国家,都是最头疼的事。意大利垃圾工人多数是外来的,几年前那不勒斯垃圾工人罢工带来巨大损失。对一个城市甚至国家来说,吸引高端人才可以锦上添花,但如果没有“低端劳动力”是“一场灾难”。

  北京大学学者张颐武表示,原来中国一直认为低端劳动力是无限供应的,太多的人口是负担,但事实上,中国低端人力资源对中国崛起的贡献是相当大的。如何善待这些低端劳动力,如何在大城市及二三线城市合理配置这些劳动力,对中国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与此同时,让劳动力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并让他们愿意从事劳动工作,也是中国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6 07:51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